第171章 茲事體大(第1/2 頁)
正當小食堂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陳萍代周大媽收到了西北的回信。
陳萍將信交給周大媽,在她的授意下,讀出信中內容。
易忠海在信中對監獄生活大吐苦水,訴說這兩年的艱難困苦,絕口不提周大媽的後續生活安排。
只是要求周大媽,務必對聾婆子和賈家多加照顧,他還有重要事情需要聾婆子的幫助,而他們倆的晚年生活,也需要依靠賈家,沒有一句對周大媽的關心。
眼看著周大媽的情緒,由最初收到信的激動,開心,興奮,到聽完內容的平靜,失落,悲涼。陳萍甚至從她的表情中,感覺到一絲絕望。
她拿著攤開的信紙,眼中蓄滿淚水,呆呆的看著門外。
良久,周大媽將信紙用力的撕成兩半,再撕成四片,八片…直到信中所有的字,被粉碎成兩截…
她雙手捧著那堆碎屑,眼中的淚水再也無法控制,順著臉頰緩緩流到唇邊,伸出舌頭,輕輕品嚐著其中的苦澀…
隨著雙手的分開,那些信紙碎片,一片片的飄落到地上…
她仰頭吸了吸有些堵塞的鼻子,擦掉眼淚,撇嘴苦笑一聲問:
“陳萍,我聽說現在的政府,允許女人單獨立戶,是真的嗎?”
陳萍明白她的意思,沒有安慰,畢竟這是她們娘倆促成的,有些心虛。
只是建議她如果真的下定決心,可以先到街道辦申請與犯罪分子劃清界限,提出離婚請求,戶口可以暫時落在陳萍家裡。
周大媽不再存在任何幻想,迅速拉著陳萍,到街道辦和派出所辦理離婚手續和戶口轉移。
從此,陳萍和何雨柱兄妹口中,沒有了周大媽,多了個乾媽。
陳萍在徵得周大媽同意之後,給易忠海再次去信,沒有指責或者抱怨,只是告知周大媽的決定和處理方式。
陳萍寄信之後,詫異的問:
“兒子,你只是給易忠海去了一封信,為什麼能起到這種效果?你是不是還做了什麼事?
周大媽是不是早就不想跟易忠海過了?”
魯子軒輕輕笑道:
“我什麼都沒做,應該說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給易忠海一個拋棄周大媽的理由就足矣。
易忠海對周大媽幾十年無所出,早就心存不滿,只是礙於名聲,不願承擔拋棄糟糠之妻的惡名罷了。
周大媽心裡非常清楚易忠海的心思,以為是自己的身體原因,致使易家絕後,有些愧對他。
給易忠海寫信,發洩周大媽心中不忿,相當於把他們之間的矛盾攤開。
易忠海不會去挽留,只會擴大矛盾,讓周大媽選擇自己離開。
這樣,他既不用揹負罵名,又達到目的,還能博得別人的同情,多好。
很多時候,不需要任何算計,只需摘下虛偽的面具,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小食堂創辦不足一月,全院人幾乎都參與其中,沒有參與的只有聾婆子和寥寥幾家。
直到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聾婆子是會做飯的,不止會做,還很精緻。
會捏造型,還會雕刻,簡單的紅薯,她能蒸出十二生肖。
別人做棒子麵,只是簡單的做粥或者窩頭,她能把棒子麵跟菜和在一起,貼成很薄的餅子,還有很多不同的吃法…
閆家分為兩派,閆解娣用自己的糧食定量,加入小食堂,其他人也沒有提出異議。
劉家沒有參與,因為劉海中自從勞改之後,就變得孤僻,不出家門半步,家人為照顧他的情緒,也沒有加入。
賈家只有棒梗獨自參加,他沒有用自己的糧食定量,而是選擇按照魯子軒的指點,混跡在那些軍二代的隊伍中,用打探到的資訊,跟魯子軒換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