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人心難測(第1/3 頁)
郭鐵軍送走了最後一家借錢買糧的人,已經幾近半夜。
魯子軒跟何雨水,站在何雨柱家窗後,將一切盡收眼底,數著那些到郭鐵軍家賣慘的人。
除了陳萍家,許富貴家,劉光齊家沒有光顧郭家,四合院內其餘人家都去借錢了。
“軒軒,這是什麼情況?我記得你只和趙二猛一個人說過話。
怎麼這麼多人去找他?你跟他說了什麼?”
何雨水放下記錄人名的筆記本,問出了心中疑慮。
“沒說什麼,只是跟他說郭鐵軍是個好人,能為他排除所有困難。
借錢買糧是他自己想到的主意,以借錢為藉口,達到保護自家的目的。
今天讓您看這些,就是想讓您明白人性的自私與險惡。
其實咱們四合院,沒有一家是真正的困難戶。”
魯子軒說完,看何雨水瞪大眼睛的神態,只能進一步解釋。
趙二猛家不缺糧,應該說除了郭鐵軍家,四合院所有的人家都不缺糧。
在易忠海大量購糧時,院裡的住戶都買了高價糧。
只是大家沒有易忠海的財力和野心,選擇默默存糧罷了。
趙二猛借錢買糧的事不僅不會瞞著,還會大肆宣揚郭鐵軍的慷慨解囊。
他大張旗鼓的去借錢,有兩個原因。
第一,向大家說明家裡存糧的來源;第二,杜絕別人對他家存糧的覬覦。
民間最不缺的,就是有眼力的聰明人,一旦有人,做了一反常態的事,就會有人去分析,尋找答案。
當第二個人,分析出那個人的目的,就會跟著學,照著做。
這時,那個人的秘密,就已經不再是秘密,緊跟著就有第三個人,第四個人去效仿。
趙二猛能想到的事,大家都能看明白,所以大家都會去買高價糧,全部會去找郭鐵軍借錢買糧。
高價細糧從最初的每斤1毛2,漲到現下的每斤3毛,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被大家一點點買出來的。
大家選擇借錢,不單是為了向大家展示貧窮,更是變相拒絕別人到家裡借糧。
有誰會那麼不開眼,去那些貧窮到靠接濟,才能生活的家庭,借錢借糧?
真正的窮人,或者沒糧的人,是不會向別人張口的,不是他們有多強的意志力,更不是磨不開臉面去張口借錢。
而是因為這類人根本不懂得變通,就想不到借錢週轉的方法,只會一味的悶頭傻幹或者勒緊褲腰帶。
只有懂得向人求助的人,才有機會與人溝通,聽從建議,學習更便捷,簡單的生存方式。
何雨水思考了一陣,似有所悟的點頭。轉而問道:
“那為什麼郭鐵軍不存糧?沒人給他說過?還是沒發現別人存糧?”
魯子軒先讚賞何雨水的聰慧,繼續講解。
“問的好,這就是經歷不同,想法不一樣的最好示例。”
存糧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富人,他們的思維,永遠是居安思危,把所有風險降到最低。
只要社會上有任何風吹草動,他們會迅速做出反應。
人家的見識和訊息來源,絕對超出大家的想象。
前一年,老陳給魯子軒介紹認識,那些紅色資本家的時候。
魯子軒就發現,人家早就做好五年災荒的準備了。
存糧的,還有另一種人,是捱過餓的人,只有他們才懂得糧食的珍貴。
糧價稍微提升,或者糧本定量稍有波動,他們就開始警覺,提前準備。
四合院的住戶,去年就已經盡最大能力買糧了。
他們不僅買糧,同時開始減少家裡的糧食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