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國之命脈(第1/2 頁)
因乾旱之事,整個豐都城包括城外村鎮情況都十分低迷。 但這不包括沈沛藍這座坐落在平安村的莊子。 沈家莊子其實不算大,離村子也稍遠,當初沈沛藍在弄試驗田的時候特意尋的地方,主要也是怕試驗的時候遭到村裡人抵制。 這時候的人把田地收成看得分外重要,她雖然折騰的是自己的地,可一些思想頑固的老者還是見不得這些,總覺得田地種法都是祖宗留下來的,該什麼怎麼種就怎麼種。 沈沛藍也不是沒遇到過阻礙。 後來她便特意闢出這個莊子,尋的都是自己的親信,想法上也不那麼古板的人來折騰。 好在這兩年還是頗有成效。 一行人很快到了莊子上,莊頭老張頭帶著自家兩個兒子和幾個年輕人激動地站在莊前迎接他們。 “老張頭見過夫人。” “張叔,辛苦你們了,糧食可都收好了?” “好了好了,這幾天天天大太陽暴曬,早都曬乾了。” 老張頭說話的聲音壓了壓。 如今什麼情況莊子上的人都知道,不說其他地方,就說村裡人大夥兒田裡的稻子都還沒成熟就遇上旱情,再不下雨,只怕到了收割期,產量要直接減去大半。 他們莊子的稻子是這周圍村子裡唯一提早一個月成熟的,受旱情影響不大。 他可是叮囑著大夥兒莫要出去瞎嚷嚷,以免旱情引發亂子,擁有糧食的他們可是首當其衝。 這段時間糧食還沒接上,百姓日子本就不大好過,如今旱情這般嚴重,糧食必然會減產,老百姓日子過不下去,落草為寇,搶奪富人家的莊子都是常事。 他時不時就要把莊子上的人喊來鬆鬆皮。 好在這個莊子上的人本就是沈沛藍精心挑選過的,嘴巴比較嚴實。 鬱君辭誇了一句老張頭的謹慎小心,老張頭高興得跟什麼似的,連連要領他們去看看新收的糧食。 因為沈沛藍早有交代,要等她看過之後再入倉,反正天氣乾燥不礙事。 鬱君辭抱著酒兒和沈沛藍一塊兒去看了新糧,他隨手抓了一把,發現這些糧食看著粒粒飽滿,碾出來的米晶瑩剔透,品質極高。 這時候的稻穀碾出來的米糠在窮困的百姓家中也是能煮來吃的,所以沒有鼓風吹掉空谷殼的做法。 像鬱君辭這樣隨意的抓一把,竟沒看到多少空谷殼。 “不知這批稻子畝產多少斤?” 問到這裡,老張頭顯得有些激動,好像一直在等著鬱君辭和沈沛藍開口問似的。 “畝產三百一十七斤!” 他們的田地從來沒有這麼高產過! 往年即便是風調雨順的時候,稻田的畝產最好也不過是一百來斤,今年可是遇上旱情啊,竟然能畝產三百斤! 在收割前,雖然他們感覺今年的稻子長得好,可也不敢想會有這麼多! 鬱君辭雖然是豐都高門子弟,更是位居侍郎,卻並非什麼都不懂的人,尤其是關於糧食方面,他了解頗深。 在聽到畝產三百來斤的時候,他甚至以為自己聽錯了。 直到老張頭又認真地重複了一遍,饒是冷靜如他,眼底也不由閃過一絲驚喜。 沈沛藍反而鎮定些,畢竟一年一年的改進方法試驗下來,畝產似乎都有小幅度的提升。 只是今年換了稻種,瞬間將產量提高了近兩倍,若是沒有遇上旱情,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說來還是酒兒給的稻種好。 酒兒更是吃驚。 【什麼,畝產這麼少!】 【這稻種算是仙府裡產量比較高的了,畝產能有個千來斤,我以為在外頭怎麼著也能有個四五百斤呢。】 酒兒沒說的是,這稻種產量高但品質算是仙府裡最次的,也就生長週期短,種這個的話,仙府裡小半個月就能收一回。 而品質高一點的生長週期也比較長,當時孃親只問她有沒有能夠早些成熟的稻種,她就拿了這個。 沈沛藍和鬱君辭聞聲,著實震撼了一把。 酒兒的仙府果真是神仙之府,竟能畝產千斤! 老張頭心滿意足地看到東家臉上的欣喜震驚,一張老臉笑成了菊花。 “這次夫人找來的稻子品種實在好,我們提早育好秧苗,再插秧,秧苗的長勢都差不多,而且蟲害雜草也少,可不就長得好,老奴們每日都要檢視的。” “辛苦張叔還有其他人,今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