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3/5 頁)
鍾,就能夠透過。
杜荷等人覺得是個辦法,於是決定就這麼辦。
飛虎軍一大隊第三中隊長李候,身材瘦小,尖嘴猴腮,採藥人出身,善於攀爬,人稱“猴子”,他接受了這個任務,帶著一名同樣善於攀爬的高手,陪著嚮導赫連登科而嘛進城。由於嚮導的名字太難記,杜荷給他取了一個唐人的名字“張虎”。
趁著天色未亮,猴子等三人再次來到了城牆邊上,他們選擇了東北角上的一座閣樓的邊上,這裡是一個死角,不易被人發現。
猴子為了防止丟擲飛爪被哨兵聽到,就憑著自己的鐵鉗一般的手指,加上一把鋒利的匕首,在夯土的圍牆上攀爬了上去。
猴子直接上的閣樓牆壁上的一個平臺,著力點很小,使不上力氣。他要想接應下面的人,就必須從閣樓上下來。他看到閣樓的兩側各有一名哨兵,相距大約20米,於是決定幹掉一側的一名哨兵。
此時,他距離左側的那名哨兵,大約6米左右,他必須引他過來。他用匕首在閣樓的磚牆上,撬下來一塊碎磚,扔到了他右側的地上,發出了“呱嗒”一聲輕響。
第二百五十八章 血戰龍德城
輕微的聲響,驚動了這名哨兵,他走過來檢視。當他走到猴子的身下的時候,猴子伸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繩套,一下子勒住了他的脖子。
解決了哨兵,他把哨兵的身子,用兵器支撐在牆邊上,然後,緊靠著他的身子,向城牆下丟擲了繩子。
在接應了張虎兩人以後,他們把那名吐蕃軍的哨兵也帶著,進入了城裡。
不久以後,吐蕃軍雖然發現哨兵失蹤了,但是以為他擅離崗位去方便或者跑到哪裡去睡覺了。由於這裡目前是後方,吐谷渾大軍已經潰敗了,也沒有引起足夠的警覺。
等夜幕再次降臨了,猴子潛水過了護城河,向杜荷報告了情況,藉著夜色的掩護,杜荷帶頭潛入了護城河,從水下的地道進入了城裡。
進入城裡後,杜荷派人上街抓捕了一些吐蕃軍的官兵,瞭解了龍德城裡吐蕃軍的佈防情況,重點了解了糧庫的位置。
瞭解了情況以後,杜荷等人發現,情況比原來預想的要嚴重得多。原本城中的吐蕃軍有8000名步兵,3000名騎兵,不料,就在兩天前的夜間,密州城裡的3000名騎兵也被調來加強了防守。城中的敵軍數目達到了14000人,飛虎軍的的2600多人,懸殊就太大了。
杜荷等人商議以後,決定冒險一戰。
杜荷帶領已經進城的300名隊員,去攻打焚燬糧庫,尉遲寶琪帶領200名隊員去搶奪南門,迎接主力進城,隨時接應杜荷杜荷等人撤退。
在張虎的帶領下,杜荷等人來到位於城中心的大校場。由於糧草過多,不僅周圍的民房和倉庫裡盛滿了糧食,大校場上也堆滿了草料。
杜荷等人儘可能地隱蔽接近大校場,可是就在他們距離大校場還有50米左右的時候,被吐蕃軍的巡邏隊發現了。
杜荷當機立斷,不和敵人糾纏,帶著隊員們全力衝向大校場。
在大校場周圍,有幾十名吐蕃軍官兵夜間值班,他們一面發出警報,一面上前攔截飛虎軍。
杜荷等人迅猛衝殺,很快就將這些吐蕃軍斬殺殆盡。杜荷吩咐隊員們散開,四處放火。
他們臨來的時候,提前準備好了燈油,背在身上的葫蘆裡。飛虎軍官兵們在糧食上撒上燈油,點燃了糧食倉庫。在大校場上的草堆更是早就被點燃了。
龍德城地處西北高原,常年有風,今天的風勢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也有三級左右。風助火勢,大校場及其周圍地區一片火海。
杜荷看到任務完成了,急忙呼叫飛虎軍將士們朝著南門方向撤退。
就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