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5 頁)
撞太宗的例子並不遠,歷來有謀反獲罪的,有殺人獲罪的,卻極少有人聽說過因言獲罪。
陳祭酒雖然害怕,可是他並非沒有底氣,沒有錯,他所說的東西都是證據確鑿,仗義執言有什麼錯?
武則天香肩顫抖,正待發作。
可是這時候,一個人慢吞吞地上前幾步,這是一個其貌不揚的糟老頭子,身子佝僂,滿是皺紋的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
他說話的時候,語速很慢:“聖人,老臣萬死,竟是忘了聖人命門下草詔,讓陳祭酒欽命徹查四門學,陳祭酒奉的乃是聖人欽命行事,聖人可能只是一句無心之言,老臣理應再詢問一句,確認之後再發明旨才是。如今鬧出了這麼大的誤會,實是老臣萬死之罪,懇請聖人責罰。”
他的態度卑微到了極點,猶如海中的一粒細沙,滿是自責。
可是這個人……即便是武則天也不能忽視。
他明為請罪,而實際上卻是在告訴武則天,陳祭酒的一切都是按聖皇的意思辦的,陳祭酒何罪之有?
武則天的冷眸落在他的身上,鋒利的宛如唐刀之刃。
而這個人,卻還是和藹可親地看著武則天,姿態卑微到了極點。
二人就這麼在殿中對視,一個咄咄逼人,另一個卻包括永珍。
眸光交錯的一剎那,武則天猛地有一種無力感,這滔天之怒像是打在了空氣上,使她無處發洩。
武則天的手藏在大袖之中,握緊,長甲掐入了手心。
而這時,又有人站出來,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道:“聖人,千錯萬錯,錯在微臣,此事,陳祭酒早就報到了尚書省,是微臣覺得事態嚴重,這才請陳祭酒親自上殿稟奏。不過……陳祭酒所奏之事都是查有實據,秦少游罪惡罄竹難書,為正朝綱,懇請聖人以教化為念,予以嚴懲。”
話音落下,許多人紛紛附和:“聖人,誤人子弟,欺君罔上,豈可縱容,萬望聖人下旨。”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
這一個個極有分量的人謙卑地拜倒在了武則天的腳下,武則天的心……漸漸沉了下去。
她猛地想起方才在屏風內的話:“這個世上,獲罪之人,哪個不是罪不至死呢,人……終究是螻蟻罷了…”
第八十七章:反戈一擊
武則天深吸一口氣,她的嘴角浮出冷笑,最終,她幽幽的目光漸漸暗淡下去。
看著這一個個顯貴和重臣,她不由嘆了口氣。
“那麼……你們要如何?”
這一句話出口,顯然是武則天打算退讓了。
那老者依舊是卑躬屈膝,一副怒顏的樣子,含笑道:“聖人,臣以為,若是不能嚴懲,以儆效尤,難保將來不會有人效仿,所以……臣的淺見是……秦少游以欺君罔上論處,格殺勿論,至於四門學掌教博士以降,俱都罷官,所招募的講師,予以流放化外之地,如此才能安撫眾心。”
武則天抿著嘴,她的眼眸散著寒芒,萬萬想不到的是,即便她願意做出退讓,這些人竟依舊還是祭出了殺招,並沒有因為自己的退讓而罷休。
武則天皺眉道:“是不是重了?”
“聖人。”這老者‘敬畏’地看著武則天,一字一句道:“不如此,不足以平民憤!”
武則天愣住了,她當然清楚這個‘民’是什麼民,這些民才是大周的統治基礎,他們遍佈於各州各縣,佔有絕大多數的土地,牛羊、人口……
她此時動搖了。
…………
大臣們一見陛下咬唇的神態,都不由地在心裡鬆了口氣,雖是有了些波折,可是終究還是大局已定,因為陛下一旦動搖,那麼就必定妥協,只要聖皇開了金口,那麼覆水難收,這個四門學裡的隱患再也不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