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5 頁)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註釋】致虛極,守靜篤:儘量使心靈達到虛寂狀態,牢牢地保持這種寧靜。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萬物生長變化,我因此觀察到了它們迴圈往復的法則。
事物的生成變化有其共同的基本法則,萬物也都遵循著這一法則在不斷生滅、變化、發展。自然界中的現象,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諸如晝夜的交替,四季的變換,它們都是由自身運動表現出的一種互補、和諧、均衡。自然是孕育這法則的本體,也是萬物返本復初的淵源根本。
【漫談】致虛守靜,並不是說要絕物離人,而只是要求人們排除事物的影響,隔絕慾念的干擾,在主體清靜萬物不足以擾我本心的境界中,透過個人的覺悟來達到非我之偉大,讓自我的界限化為宇宙的無限,讓那個冥想宇宙的心靈也分享這種無限。這時,主體思想便會更切近於客觀世界的本質,就更能同宇宙的本體有所契合、感通,人的精神就會更直接體察覺悟到整體性的道,更深刻地把握客體世界的奧妙,更能洞察覺悟到萬物的共相。就能理解到不能期待從“神”或者其他地方得到恩賜,自身就是“神”的一部分。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尼采說,智慧就意味著孤獨地沉思,用直覺悟察萬物的本性,這是哲學家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莊子也曾說:〃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
後世許多坐禪學道者,盤膝打坐鍛鍊形態,收攝身心只為入靜而入靜,這豈是佛家、道家究竟?未能自復其性,雖止動息念以求靜,其實這並非真靜。古人所謂:〃試扣禪關,遍參從席,誤了幾多年少!〃〃積雪為糧,磨磚為鏡,多少人到頭空老!〃這便是其流弊所生的結果。這其實是從對形上理念的洞悟,誤入為對形下境物的追求。
老子對道的概念,並不是虛構的,而是其直覺思維和理性思維相結合的產物,它是不脫離形下的形上之學。而脫離形下的形上之學,只能到信仰中去尋找。老子探索〃道〃的方式就類似西方哲人所謂的〃直覺〃,他們把人本能的最佳狀態稱作直覺。他說,〃我所說的直覺是指那種已經成為無私的、自意識的、能夠靜思自己的物件並能將該物件無限制擴大的本能〃。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註釋】芸芸:繁雜眾多。各復歸其根:最後還是各自復歸本性,歸復、順應其賴以生存的〃道〃。
大千世界,萬物芸芸,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在盡力使心靈達到虛寂的極點,堅守清靜達到極點時,我們可以觀察覺悟到萬物生長變化的迴圈往復規律。那萬物儘管繁雜,但最後還是各自復歸本性,順應其賴以生存的〃道〃。
【漫談】老子對萬物生滅的認識,類似西方古代哲學家泰勒斯。泰認為萬物都出於一種簡單的元質,它是無限的、永恆的而且是無盡的。元質可以轉化為我們所熟悉的各式各樣的實質,它們又都可以互相轉化。他說:〃萬物所由之而生的東西,萬物消滅後復歸於它〃。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註釋】歸根曰靜:復歸本性,復歸、順應其賴以生存的〃道〃,便可以平和虛靜。靜曰覆命:能夠平和虛靜,便可以說是依從了天道客觀法則的命令,回覆了天賦的本然。覆命曰常:順應客觀自然,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普遍常規。知常曰明:能夠認識到這種萬變不離其宗是事物演化的常規,可謂是明智。
人們處理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