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第1/2 頁)
第107章 駁斥
謝崇官至三品,掌管整個北鎮撫司, 手中握有的權柄委實不小。按理說, 作為他的正妻, 堂中賓客不該對周清多加鄙薄, 偏偏礙於妙判一文, 京中百姓把錦衣衛恨到了骨子裡, 甚至還有人去敲了登聞鼓, 求請陛下將謝崇治罪。
幾十年前,謝家不過是躬耕於京郊的農人,宗族根本沒有什麼底蘊可言, 況且周氏也出身商戶, 委實上不得檯面, 與這樣婦人交往, 稱一句自降身價也不為過。
昭禾跟柳家早就結了樑子,自然不會出現在此。
周清將賀禮交給奴僕,甫一走進廳堂,瑞王妃便笑眯眯地沖她招手。坐在凌華跟前,感受到眾人投注在她身上的似窺探、似端量的目光, 周清略微一笑, 完全沒將這樣的舉動看在眼裡。
瞥見女人艷麗的容貌,一位三十出頭的夫人面帶鄙夷,皮笑肉不笑地問, &ldo;謝夫人, 最近京城起了不少流言蜚語, 說指揮使嚴刑峻法、刻意殘害百姓,究竟是真是假?&rdo;
雖然很少出現在後宅女眷的聚會中,但周清的記性不錯,很快就想起她的身份‐‐御史蔡瓴的夫人齊氏,也是齊王的親姨母。
周清沉吟片刻,神情不帶半分羞惱,反而格外平靜自若,&ldo;就連蔡夫人都心存懷疑,此事自然是假的,只憑一篇文章,便想戕害朝廷命官,保不齊是有歹人從中推波助瀾。&rdo;
拒姦殺人之妙判一文乃是柳賀年親手所書,若真按著周清的說辭,柳家豈不就成了居心不良的歹人?再加上她並未壓低聲音,不止周圍的女客,就連男客也聽得一清二楚,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柳賀年。
焉氏身為焉明玉的親姑母,對自己侄女被關詔獄一事耿耿於懷,只覺得謝家人陰狠毒辣,這會兒看到周清,厭惡之色都未曾遮掩,恨恨道:
&ldo;謝夫人此言差矣,那陶丁氏殺人為真、陶文鳳欲行不軌也為真,萊州知府頗有主見,並未受到幕僚的慫恿,屈打成招,逼迫陶丁氏認罪,反而仔細查探現場,找到了陶文鳳帶來的兇器,讓陶丁氏免受五千杖刑,由此可見,心存仁善方為正道,那等下作的手段永遠都不能拿上臺前。&rdo;
聽到這話,瑞王妃不由皺眉,還沒等她開口,就被周清按住了胳膊。
&ldo;妙判一文小婦人也曾看過,本以為上面的五千杖是傳抄之誤,畢竟大周朝只有杖六十,沒有杖五千的說法,沒想到您竟然親口承認了。&rdo;周清佯作不解,眼神不閃不避地迎了上去,將焉氏噎的說不出話來。
後宅女眷看的多是詩詞歌賦,誦讀過律文的人少之又少,她們便與本朝的儒生一樣,對法令一竅不通,才會發現不了杖五千的疏漏。
柳賀年坐在案幾前,俊逸清雅的面龐早已漲紅如血。
月前文章將將完成,他便交給了父親,請了無數文人傳抄。等他發現錯誤時,妙判一文早已傳遍京城,他再想改動,怕是難上加難。
柳賀年心如明鏡,知道自己拒不認錯,反而會丟盡柳家的顏面,還不如主動承認。畢竟他做這篇文章的首要目的,是為了讓明仁帝順從民心,將謝崇處斬,這些微不足道的瑕疵,也不必放在心上。
想到此,柳賀年緩緩站起身,衝著屏風略一拱手,歉聲道,&ldo;謝夫人教訓的是,有關杖刑,的確是柳某寫錯了,杖刑從六十至一百,並無五千之數,還請您莫要見怪。&rdo;
柳家本就勢大,柳賀年又做足了虛心認錯的姿態,廳堂中的賓客對他讚譽有加,連說此文瑕不掩瑜。
周清環視一週,杏眸定定注視著焉氏,繼續發問,&ldo;柳公子曾經寫過:婦女遭強暴而殺死人者,杖五千,如兇器為男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