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拒絕“顰顰”(第1/3 頁)
林黛玉這一路進京,走走停停,共用了四五十日。
因她身子好了許多,賈璉護送她也十分盡心,每遇停船靠岸,她便會在家人的護衛下,入城沿岸遊覽見識一番,覺得心中開闊了不少。
這日登岸上車,她進了榮國公府,見其府邸氣派非常,軒昂壯麗,丫頭僕婦們穿戴不凡,自是御史衙門和普通人家的宅院所不及的。
可她已知賈家與她平輩的表兄弟中,最出息的璉二哥也不過爾爾。二嫂子更有本事,卻也有不如姑姑的地方。連外祖母也有思慮不到之處。縱他家是鐘鳴鼎食之家,難道林家就差他家許多?
是以她入得賈門後,便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唯恐失了林家的顏面,有負於父親母親和姑姑的教導。[注1]
見過外祖母、舅母們、珠大嫂子和姊妹們,外祖母又命她去見兩個舅舅。
舅舅們都避而不見,雖是正禮,到底讓她有些失落。
她本來不想隨意揣測舅舅、舅母們。可在二舅舅那裡,二舅母先是讓她空坐了一會兒,又讓她坐二舅舅的位置,這也罷了,二舅母又長篇大論和她說了一番讓她別去沾惹寶二哥的話,由不得她心裡不多想。
——二舅母到底是怕寶二哥得罪了她,還是不想她與寶二哥太近?
看來外祖母之下,賈家各房各人都各有打算,並不全是一條心。
因外祖母一直沒說房舍的事,晚飯後,二舅母和珠大嫂子去了,她本來示意王嬤嬤相問,可寶二哥正好回來了。
看清了寶二哥的樣貌,她不禁一驚:怎麼好似在哪裡見過他,這般眼熟?
可她轉念一想,璉二哥和寶二哥是堂兄弟,二舅母是他的親孃,還有探春妹妹也是他的親妹妹,自然都有幾分像的,眼熟也算不得什麼。
寶二哥先去見過二舅母,她忙示意王嬤嬤問。
外祖母說了安排,又說她雖不缺人,卻少一個引路的,便給了她一個叫鸚哥的丫頭使喚。
她心想,寶二哥同外祖母在西稍間暖閣裡住,她住東稍間,隔著三間屋子,也不算同住一室,先將就到明春也好。
何況外祖母顯然是疼她,才留她一起住。她若駁回,就傷了外祖母的心了。
誰知寶二哥再回來,還沒說幾句話,竟給她取了個字,“顰顰”。
她初來乍到,不好第一日就與人起爭執,本想忍了這話,只當是寶二哥胡說的,可又怕寶二哥以後當真混叫起來,便笑說:“寶二哥這兩個字雖沒出處,說得卻有意思,只是,恕我要問過我父親才敢領。”
賈母忙道:“寶玉,你又渾說了,女兒家的字豈是旁人能混取的?還不快給你妹妹賠罪?”
賈探春等在旁納罕:老太太從來都縱著寶玉胡說混鬧的,今兒竟為了林姐姐(林妹妹)訓了他?
賈寶玉只得起來賠了禮,轉眼就把這事忘了,又問:“妹妹可有玉沒有?”
……[注2]
林黛玉看著滿屋混亂,人人去拾玉,外祖母急得面上泛紅,摟著滿面淚痕仍有不服的寶二哥,心道原來二舅母說的也不無道理……
一時該歇息了,王嬤嬤等簇擁著林黛玉到東稍間去,賈母便領賈寶玉回西邊暖閣。
賈寶玉不住地回頭看林黛玉,忙問:“怎麼讓我擾了老太太的清淨?林妹妹睡碧紗櫥裡,我就睡在碧紗櫥外面的床上很好。”[注3]
林黛玉還沒走遠,聽見這話,便住了腳,暗自思忖一定要駁了這話才是。
姑姑在林家三四年,輕易連爹爹的面都不肯見。若她在這裡和寶二哥只隔著一個碧紗櫥住,不但她自己心裡過不去,讓爹孃和姑姑知道,也會說這事她不該答應。
賈母本還猶豫,見林黛玉那邊已停了,想到今日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