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部分(第2/5 頁)
道‘想要進關中,過了潼關口,一直往西走,大道九九……’關中便是京畿所在,一旦潼關有失,中都的門戶便徹底洞開了!
只是秦國近年來,便與齊國以函谷、虎牢為界,展開拉鋸大戰。號稱天下第二雄關的潼關口,居然奇怪的淪為了兵員與糧草的中轉站,本身卻年久失修、城牆敗壞,甚至比隋唐時的防禦,也要差一大截。
就連關內的守將,都不過是個校尉,比函谷關低兩個檔次,其被忽視的程也就可見一斑。
而更離譜的是,守關的校尉不僅被個裨尉管著,甚至還將自己的府邸讓給他居住。
但無論是校尉、裨尉,還是關裡的官兵,都將其當成理所應當,沒有任何異議。
在校尉大人的盡力奉承下,兩人的關係向來很好,沒事也一起喝個小酒啥的,討論較多的問題,便是裨尉大人那快出生的娃娃,到底是男是女。
如果沒什麼意外,他們的日一直悠哉遊哉下去。但昭武十九年十月十日,朝廷的傳旨特使前來,打破了關上的寧靜。
“莊聖皇后懿旨,尊昭武皇帝陛下為上皇,秦霆即位登基,年號天佑,欽賜。”
待傳旨監走後,那裨尉便對校尉道:“咱們得打起精神來,這段時間關上一定很忙,可別影響了你的仕途。”校尉大人深以為然。
兩人便分了工,校尉把守前門、裨尉把守後門,兩人吃住都在城頭,連大著肚媳婦兒都顧不上了。
在當時,裨尉真的只是為上司的前程考慮,卻沒想到,僅僅在十二個時辰後,他便被推上了歷史的舞臺,從此不再是一無是處的二世祖……
十月十四日辰時,校尉大人正要下城用飯,卻聽到兵士的一陣低呼,便見東面煙塵漫卷,不一會兒,一隊狼狽不堪的大秦騎兵,便從官道上飛奔過來。
第九卷 架海金梁第五八四章 一觸即發
第五八四章一觸即發
話頭終於轉回秦雷,甫一過了壺關口,他便寫信給山那邊的秦靂等人,命他們‘僅留五萬民夫照料戰馬,五萬軍隊駐紮羊腸坂,餘者步行翻山過王莽峽,火速向虎牢關方向集結。’並語重心長道:‘國家危在旦夕,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願諸公以此為念,以大秦安危為重、以個人得失為輕,勿遲須快,勿疑須堅,勿私須公!’
他自己則帶著由五萬徵東軍、一萬餘名神武軍,不到一萬名京山軍,共計七萬餘人的特混編隊,星夜南下,先行支援虎牢關前線。
我們知道行軍打仗不是出門旅遊那麼簡單,況且出門旅遊也得好生準備不是?更何況七萬多軍隊的八里大挺進?十天半個月也沒法準備充分。
可軍情如火,秦雷根本沒時間組織民夫、運輸輜重,如何做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呢?他有自己的辦法,命‘所部進發時繞經上黨,官兵自取七日糧草,為至虎牢關所用。’
秦雷問過徐續,壺關口駐軍的糧草從何而出?答曰‘上黨有糧倉,倉米數萬,為徵東軍需所出。’他便讓徐續開出取糧手諭,命部隊繞行上黨,從軍官到士卒,都自個取了糧食自個背,這樣雖然要多走七十里,但可以省卻徵集民夫、集輜重、運輸糧秣的十來天時間。
這樣程就是七八十餘里,按照當時的行軍速,即使輕裝簡行也需要十天以上。但秦雷只讓部隊帶了勉強吃七天的糧食,這一方面是從負重角考慮……要知道他們甚至沒時間蒸乾糧,只能揹著粳米鹽巴上。高強行軍下,兵士們靠熱量偏低的粳米維持體能,每人一天最少需要斤,七天就是二十餘斤,再加上兵器甲冑,便有五十餘斤的負重,已經到了可以負擔的限。
另一方面,也是給兵士們強烈的訊號,七天口糧‘為至虎牢關所用’,如果不在七天之內趕到虎牢關,咱們就得餓肚。
秦雷又擬定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