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第1/2 頁)
誰知還是出了岔子,就這樣輕巧揭過了?
走進衙門,王昌心裡悶得很,睃了眼坐在對面案前的謝長遠,他一句話都沒說。
謝長遠也揣著心事,忖度幾番,上前主動找了王昌:「主事大人。」
王昌抬頭:「嗯?」
「這朝廷要罰金的事……」謝長遠沉了沉,「我聽說若交不上,要充軍啊?」
「啊,是啊。」王昌邊應聲邊打量他,心裡又竊喜起來:難不成謝長遠交不上罰金?
便見謝長遠抱拳:「那我不交這罰金,直接去軍中,行不行?」
王昌:「……?」
聽他這話裡的意思,罰金他是交得上的,卻自願去軍中?
王昌的神情不禁變得古怪:「謝長遠你有病吧你?」
都是年近半百的人了,往軍營湊什麼啊?
謝長遠神情沉肅:「可行得通麼?」
罰到他頭上的罰金是一百兩,把先前幾個月的俸祿拿出來,再與同僚拆借一些,不是交不上,但他更願意將這錢繼續攢著,早日為阿苔贖身。
再者,他出來買官,原本想的就是直接投身軍中。軍營才是能儘快建功立業的地方,奈何當時託關係買官的人只能謀得這庫部的職位,他便也只好先來這裡。如今既有機會去軍中,他還是想去碰一碰運氣。
不然一想到阿苔在那麼個丞相身邊,他就連覺都睡不著。
王昌複雜地看了他半晌,心說你要去送死那我不攔著你啊?
大恆西部邊境正與安西接壤,近一年來安西鬧災,不免虛弱,異族聞風而動,已有進犯之勢。於是最近的幾次騷動已不同於先前的小打小鬧,先前大多時候都是為了牲畜牛羊,小股騎兵看準時機打進來,搶完就跑,儘量不傷人、更不敢驚動邊關將士。但最近,聽聞已有上萬大軍集結關外,一旦起兵,便是一場大戰。
王昌問他:「你真想去?你這官位到了軍中估計手下也就一百號人吧,死了白死。」
謝長遠道:「我真想去。」
那還有什麼可說的?
王昌不勸,乾脆利索地給他簽了手令,讓他拿去軍中即可。
謝長遠得了手令便先回了家,將事情與苗氏說罷,苗氏大哭一場。
她也已人過中年了,女兒賣身在外,能不能贖回來還沒著落,夫君又要離家出征。一旦謝長遠死在外頭,日子就真沒了指望,但她偏偏一句話都沒法勸。
——若她不是個女人,她比謝長遠還想上戰場立功贖阿苔回來呢。
女人對女人更能將心比心,謝長遠對阿苔只是簡單父親心疼女兒,苗氏卻每天都在想更多事情。她想到從前同一條巷子裡的孫氏嫁了個暴戾的男人,十天裡總有八天要捱打;還有黃氏,原本與夫家情投意合,可後來夫家飛黃騰達了,轉臉就納妾不斷,黃氏最終死得不明不白。
這還都是門當戶對好好嫁過去的呢。他們的女兒卻是賣到丞相府的,既沒實在名分也沒孃家撐腰,或許人前看著還是那麼回事,人後誰知道要受多少委屈?
哭過之後,苗氏便只能跟謝長遠說:「你活著回來。若來日阿苔有命好好嫁人,總不能沒爹讓她拜高堂。」
沒爹還可以拜娘——這句話在謝長遠腦中一閃而過。但他自知苗氏這話背後是什麼意思,點頭應下:「我知道。」
深緩了一息,苗氏又道:「給阿苔去封信吧,讓她回來看看。」
買官之事瞞著阿苔,是為免她覺得父母在外奔波心裡難過。但現在父親能不能活著回來都不一定,總不能不讓她知道。
謝長遠卻道:「去封信告訴她便是,但別讓她回來了,我這就去軍營。」
阿苔這孩子打小被他們夫妻碰在手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