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第1/3 頁)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月裡, 工部尚書虞明博終於是揚眉吐氣了一回。
“……陛下聖明感召上天, 佑我大梁,這才讓匠人福如心至, 鑽研出此等糧種來。春播夏收, 夏播秋收,栽種兩季,便收成兩季。雖然滋味略欠佳,但果腹卻毫無問題。如能推廣於天下黎民, 何愁飢寒之苦……”
虞明博站在堂前,洋洋灑灑地說著工部這一年辛苦的成績。
皇天不負有心人, 工部司農這幾個月來盡心改良糧種, 試行精耕之法,因有著賀林軒指明的一些大方向, 進展很是順利。
這政績多少和賀林軒沾親帶故, 虞明博即便靠這個打了翻身仗,心裡也有些沒滋沒味的。
但他也是運氣好,一個匠人在改進糧種時,偶然之間既然弄出兩季稻來!
工部上千農匠傾力鑽研,將那偶然得到的糧種,種了出來。
雖然口感欠佳, 卻大大地縮短了稻穀收成的時間。
不憑藉地利, 而完全是糧種的功勞。
現在已經快到第二季稻穀收成的時候了, 虞明博說完糧種的種種好處, 懇請皇帝陛下親自去驗收。
天順帝果然龍顏大悅, 當即讓文武百官同行,同時也絲毫沒有吝嗇對虞大人的誇讚。
“愛卿大才,乃社稷之功臣!”
虞明博喜形於色,跪稱道:“陛下謬讚,臣為陛下鞠躬盡瘁,乃是本分,不敢受陛下如此誇讚。”
天順帝自是誇了又誇,虞世子謙了又謙,好一番君臣和樂。
待到百官隨駕去那一片試驗田看過之後,果然一地金黃,稻穗低垂,很是飽滿。
天順帝仔細問過農人培育播種糧種的經歷,折了一根稻穗,放到太廟裡,祭拜祖宗,告知了這一喜訊還不算,對工部有功之人,又是大賞特賞。
虞明博先時還有推脫,言道:“陛下,南陵乃龍行之地,地利比之其他總要好許多。糧種在各州是否得當,還需各樣改進,事情才開了個頭,還有許多事未做,如何敢當陛下如此厚賜?”
天順帝道:“朕賞的是爾等為民之心,若他日事有所成,造福萬民,自當再有重賞。”
虞明博受了皇恩,一時間在朝中風光無兩。
有心人便將他與賀林軒擺到一起,私下總有小話傳出來。
賀林軒管著朝廷的錢袋子,且不論他的出身如何,他站在商賈的肩膀上才有了今日,在很多官家人看來,到底是沾了末流之氣。
虞世子這一善舉就不同了。
糧食,耕種,國之根本,重中之重。
虞明博所為才是棟樑之臣該有的風儀,更不像某些人,得了聖恩就輕浮起來了,連著幾個月在戶部都找不著人,下了朝就回家去。
便是年過六十的老臣,也沒有像他這樣行事的……
說的人多了,有些捧高踩低的話就傳到樂安侯府裡。
張河氣紅了臉,狠狠呸了一聲,“要不是林軒出的主意,哪有他工部今日的風光?我們不跟他搶功,但做人也不能忘本!”
李文武安撫道:“好了,林軒都沒生氣,你費這個力氣跟誰較勁呢?且收收聲,別嚇著小侄兒。”
李文斌看得倒是挺樂呵,笑盈盈地說:“不礙事,小傢伙膽子大得很呢。”
說著,他話音一頓,撫著剛剛被踢了一下的肚子,說道:“瞧,他聽到阿麼的聲音,可高興了。”
已經五個月了,孩子變得活潑起來。
張河立刻就將剛才的怒火拋在腦後,笑道:“還是我們小寶喜歡我,不像某些人呀,一天到晚就會讓我少說點。哼,不愛聽,我還不樂意說給他聽哩,往後啊,阿麼就說給我們小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