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2/2 頁)
鶚、張文謙、竇默、許國楨、郝經、許衡、商挺、劉肅、宋子貞、王恂、李昶、徐世隆、李德輝、張易、馬亨、趙良弼、趙炳、張惠、李冶、楊煥等等。再加上一直充任忽必烈王府宿衛的廉希憲、董文用、董文忠、賀仁傑、阿里海牙、謝仲溫、姚天福、高天錫、謁只裡、昔班、闊闊等,形成了文武兼備的人才庫。其中,姚樞、劉秉忠、張德輝、張文謙不但學識廣博,而且足智多謀,是忽必烈的智囊;廉希憲、阿里海牙有勇有謀,是絕陣戰場的將才;趙璧、郝經、馬亨善於理財,幫助忽必烈掌管錢袋子;王鶚、徐世隆文采飛揚,作文倚馬可待,是忽必烈倚重的筆桿子。有他們在身邊,忽必烈想不成就一番大事業也是很困難的。這些人日後在大元朝廷中&ldo;佈列臺閣,分任嶽牧&rdo; ,成為蒙古帝國向大元王朝過渡時期的主要政治班底。
依靠這些人才,忽必烈開始著手治理久被戰禍所荼毒的中原地區,派楊惟中、高挺、史天澤、廉希憲分別管理邢州、河南、陝西等地,&ldo;如邢州、河南、陝西皆不治甚者,為置安撫、經略、宣撫三司。其法:選人以居職,頒俸以養廉,去汙濫以清政,勸農桑以富民。不及三年,號稱大治。&rdo;
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金蓮川相地形、建城郭,營造自己的固定大本營。劉秉忠選址於灤水之陽、龍崗之陽,認為兩者合為重陽,是為最吉祥之地。這座城市便是日後的開平‐‐上都城。當然,在這裡築城,並非僅是為吉祥,更是因為此處北連朔漠,難控江淮,是經營天下的根本所在。
這時候的忽必烈,已經完成了自己在人才、民心、物資、根據地的種種準備,尤其在意識形態上,更是確定了以漢法治漢地的方針。所缺的,恐怕就是作為自己哥哥的帝國大汗蒙哥能夠早些駕崩,讓自己來繼承大位,那麼一切都順風順水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