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第1/2 頁)
八剌仗著身後有元朝撐腰,可海都也有可靠的盟友,他失敗的訊息傳到金帳汗國,金帳汗忙哥帖木兒大怒如狂,立即派自己的叔叔別兒哥只兒率大軍五萬前來助拳。八剌萬沒有想到金帳軍來得如此之快,當他再與金帳、窩闊臺聯軍交戰時,已經沒有什麼計策可以使用,只能硬拼,結果一敗塗地。敗了也就敗了,可八剌歸攏殘兵穩定陣腳的能力也不如海都,這一敗便不可收拾,以至於沿著呼闌河沿線以西一瀉千里,一直退到阿姆河以西才把部隊重新集結起來。
大敗之下,兵馬地盤損失無算,如果這時候金帳、窩闊臺聯軍繼續推進,自己恐怕連最後的地盤都保不住。老大元朝雖然願意做自己的後盾,可有奪取斡端的前嫌,再加上人家正在全力南征,根本指望不上。八剌進退兩難之下,竟然決定破罐子破摔,命令對撒馬爾罕、不花剌等大城市進行徹底的破壞‐‐避免折現富庶之地落入海都、忙哥帖木兒之手。
這是典型的無賴做法,但無賴的優勢就在於,一旦耍起這一套,便會使敵人有所顧忌,從而達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八剌的決定一經傳出,不但撒馬爾罕等城市的貴族、長老們連忙拿著大量的黃金前來請願,而且讓忙哥帖木兒和海都都不得不停下進兵的腳步。
忙哥帖木兒和海都的目的,說白了就是&ldo;搶錢、搶糧、搶地盤&rdo;,如果八剌真的來個&ldo;三光&rdo;,自己費了半天勁拿回來的不過是一片焦土,有什麼意思呢?大家都是為了錢財地盤,沒必要非得弄得玉石俱焚,還是談一談吧。
於是,海都在與金帳軍統帥別兒哥只兒商量後,派自己的弟弟欽察(窩闊臺子合丹之子)向八剌表達&ldo;和平團結&rdo;之意,約他和談。八剌正處在困境,靠著耍無賴才勉強躲避攻擊,見到這麼好的機會,立時把自己答應忽必烈對付海都的諾言丟到九霄雲外,對著欽察大訴起兄弟之情:&ldo;我對我的狀況感到羞愧,因為我互相都是堂兄弟。我們光榮的祖先以刀劍征服了世界,並遺留給我們。為什麼我們現在不在友好中享受和平的幸福?為什麼我們之間要如此爭鬥內訌?&rdo;
既然三方都有和談的意向,事情好辦得多了。隨著欽察在之間穿針引線。1269年春,八剌、海都還有代表金帳汗的別兒哥只兒在窩闊臺汗國的塔剌思河流域的塔剌思、肯切克草原舉行會盟,召開了沒有拖雷系宗王尤其是沒有&ldo;大汗&rdo;忽必烈參加的庫裡臺大會。金帳、窩闊臺、察合臺三汗國簽訂盟約,瓜分阿姆河以北地區,並立誓維護蒙古傳統,反對背棄了的傳統的忽必烈以及伊兒汗阿八哈。這便是世界史上著名的&ldo;塔剌思聯盟&rdo;。
很多史家認為,塔剌思聯盟的成立,標誌著蒙古帝國決定性的分裂。其實,這不過是帝國分裂後各個國家進行的一次重新分派組合,&ldo;決定性&rdo;是說不上的。即使沒有這一聯盟,帝國分裂的狀況也沒有可能挽回。
【正文】
除了宣示和平團結,三方還劃分了勢力範圍,阿姆河以北的河中地區,八剌得三分之二,忙哥帖木兒和海都一起分得三分之一。看起來八剌比較得便宜,而實際上此時的察合臺汗國的領土已經比阿魯忽時代縮水了近一半,而金帳汗國則拿回了部分當初被阿魯忽奪走的土地,最有好處的便是海都,由他所重建的窩闊臺汗國佔據的原察合臺汗國土地在會議上得到承認,還分得了富庶的河中地區的一部分,實力大為增強,而且經過這次會議,窩闊臺汗國成為中亞地區的霸主。
不過,與會三方倒是沒有完全忽視忽必烈和他的大元朝廷,議定忽必烈是蒙古帝國合法&ldo;合罕&rdo;,但統治範圍只是帝國東部,而帝國西部則是他們三家的勢力範圍,至於伊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