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利益動人心(第1/3 頁)
周卓在虞城外一戰成名,尤其是站著被剮的狀態下、逆襲一刀砍了谷千秋的腦袋,傳奇度足夠高,被編成十幾個版本傳播,狠人周的名號也因之叫響。
這使得二郎山迎來了一波人口紅利爆發期。
這年頭,好人等於胸掛掛個‘隨便欺負’的牌子,大家會交口稱讚,卻絕不會奉其為首而追隨。
畢竟‘好’這個人設,往往是靠自個兒吃虧堆砌起來的。連帶著誰跟好人親近,誰就吃虧到氣炸肺,這誰遭得住?
狠人就不同了,尤其是護短的狠人,很有安全感。
至於他不夠好這個問題,去私企上班,知曉私企老闆是變相的剝削你為他賺錢,對吧?那麼去不去?
至少難民們在瞭解了二郎山的待遇後,覺得給狠人周當長工,比被其他牛鬼蛇神剝削,待遇更好,更有奔頭。
於是,有舉村來投的。不能繁衍後代,都阻擋不了人們的熱情。
用人們的話說:“我們這個狀況,我們這個年歲,有條件生養的,都已經生養了,沒條件生養的,也不指望了,功能還在,不耽誤快活,這就夠了。”
還有人說的更紅果果:“我們就是來自力更生養老的,不給家人添負擔。何況還聽聞包治百病,身強體健的多活幾年,值了!”
負責二郎山具體管理事宜的吳勝問:“那這些年輕人又是怎麼回事?”
“沒本事,活不下去,提前來養老。”
“……”
臘月二十三,小年。
周卓跟鎮撫使見了一面。
所謂人上人,就是這麼一幫沒多少節操的玩意,打不過就談,談不好再打,總之就是各種勾兌,直到雙方都能認,便安生一段時間,然後再來,週而復始。
這次雙方見面,就是談,贖回忠烈軍還是次要的,關鍵是二郎山的匪軍,已經迫近四萬大關。
“在談之前,我們不妨先算筆賬。民生艱難,在大乾,一個能夠存續的村落,其青壯需要過半以上,就按一半算好了。
發生天災人禍,作為弱勢群體的老弱病殘總是最先遭殃,逃難前後,死個兩三成都算輕的,尤其是嚴寒隆冬,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嗯,就算兩成好了。
現在二郎山差不都有四萬人,兩成是八千人,再加上那些不曾來二郎山謀生的,六萬,這個數字很合理吧?
六萬青壯的去向,朝廷不理會,專注盯著我聚攏的這些難民。
這濃濃的惡意,我能理解為柿子揀軟的捏麼?
要不,我帶人表演個攻克虞城怎麼樣?”
鎮撫使不甘示弱:“你若佔據虞城,事情反而簡單了。”
“大人,你這話說的,是欺負我不敢撕票屠城呀。”
鎮撫使繼續嘴硬:“你若撕票屠城,何須我提頭來談?朝廷自會發兵平叛。”
“這般英勇,應有體面,大人的頭顱留給朝廷處理好了,請回吧,等我撕票屠城。”
冷場。
鎮撫使旁邊,師爺打扮的老者開腔:“不妨再談談。”
周卓哂笑:“談什麼?”
老者回:“自然是談錢。”
“我不差錢。”
“我指的也不是尋常金銀。”說著拍拍手,有侍衛從外間步入,奉上木盒。
盒開啟,氤氳光霧繚繞,剔透靈幣呈現,又叫玉錢,靈力結晶。
此時盒中,有黑白紅綠金五色玉錢,每一種,都碼放如龍,一百零八枚。
這如龍五色玉錢,自然是有講究的。色純代表品質高,無色代表五行,一百零八一條龍,代表著一條微型靈脈。
五行靈脈,合陽靈之脈,可造靈所一處,供養修士。
周卓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