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果敢自治特區(第1/4 頁)
“我們被盯上了。”就在周平安和瑞麗供銷社長楊玉貴把買賣翡翠的事業,做的越來越紅火的時候,一天晚上,運輸隊長趙嘉義臉色凝重的對周平安說道。
“哦。那準備撤吧”周平安對趙嘉義的話,一點兒都不感到懷疑。
一是因為趙嘉義本身就是行伍出身,又在空間接受過一年多的訓練,加之身體素質已經被提升,此時在外界也是堪稱‘兵王’級別的存在。所以,他的話可信程度極高。
二是因為周平安來瑞麗的時機不對,此時,國內正在對老緬境內的殘兵敗將用兵,對邊境地區的管控程度也格外嚴格。所以,被發現異常也在意料之中。
為了不暴漏自己的真實身份,不引起有關部門的懷疑,周平安當即決定,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第二天,周平安就以資金用盡了的理由,同楊玉貴結算了費用之後,悄無聲息的從瑞麗消失了。只在當地留下了一地雞毛。
果敢kokang,全稱“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國境線約250公里。
老街市,原名“麻粟壩”,傣語意為“最野蠻的地方”,是果敢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這裡東邊北邊就是彩雲省,南邊是邦龍,西邊隔著薩爾溫江與撣邦接壤,本是邊界地區,居民中果敢族佔90,其餘則有撣族、崩龍族、苗族、佤族、僳僳族、白族等中國和緬甸共同的民族。
通行果敢語漢語西南官話,使用。
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yn省。
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
1897年,中、英雙方在bj重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中國清政府與其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即《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
1959年,緬甸政府採取金錢補償的方式,要求撣邦各土司放棄世襲治權,實施地方自治,並由政府軍進駐。
果敢土司楊振材交出了權力,並移居臘戌以示誠意。自治政府成立後,地方權力仍然把持在以楊氏家族為首的幾大家族手裡,並且藉著自治的名義不斷擴大勢力範圍。
‘內鬥’好像是國人之間永遠都逃脫不了的魔咒,幾大家族在同氣連枝的同時,又不時的為了某些利益大打出手,但又都是三姑婆打二舅媽,打來打去是一家的狀態。其混亂與狗血程度,超出常人想象。
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政府邊界條約簽訂,其中並未提到果敢,代表新中國放棄收復果敢的權利。
這意味著,果敢歸緬甸撣邦管轄。
3月,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吳奈溫軍政府上臺後一改文官政府的溫和政策,重點改組東北軍區,開始著手收回撣邦自治權,並將打擊的重點置於果敢族群。
11月下旬左右,在中緬聯合勘界警衛作戰中,解放軍共殲敵740人,擊斃國民黨敵師長兩名,活捉國民黨敵副師長1名,搗毀了逃緬國民黨殘軍經營了10多年的巢穴,協助緬甸政府解放了擁有30多萬人口、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保障了勘界工作的順利進行。
正當外界人以為緬甸方面會趁果敢地區的地方軍閥勢力出現真空,將其一舉拿下的時候。
一支名為“果敢人民軍”的地方武裝,卻突然出現在世人面前,在將緬甸聯邦派駐在果敢地區的軍隊一舉消滅之後,對外宣佈,從即日起,果乾地區脫離老緬聯邦,成立了果敢民族自治政府。
不消說,大家也能猜得出來,這都是周平安的手筆。
打著民族自治的名義,也是為了防止老緬方面再次請求中國方面出兵‘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