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到家(第1/2 頁)
有句老話,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周平安所在的這條巷子分佈著的大大小小四合院,因為各種原因現在都是被改造成了大雜院。
大雜院裡少的住著幾戶、多的住著二十幾戶。早的有從清朝就在這住的,晚的就是解放後政府分配過來的。而分配過來的人呢,大多都是屬於軋鋼廠的。
這些年,大家平日裡進進出出的,也都混的面熟。
這年月,人人肚子裡都缺肉啊,雖說魚肉沒有豬肉香,但這也是肉啊。
這街坊四鄰的如果某些“熟人”忍不住上來搭腔,拿話兒架著,比如,反正你也是從河裡撈的沒花錢,家裡老人或者小孩兒缺營養了,都是看著你長大的,小時候還抱過你,跟你家關係特熟等等,然後話頭一轉,給讓條魚唄?你給不給。
不給,那還有話等著你呢。比如,你這孩子不懂事兒,行行好,看在某某的面子上等等。
還不給?人覺得都這樣了還不給,忒丟面兒了,得,這算是把人徹底得罪死了。
給,收不收錢?
收錢吧,也不合適。人家給不給是一回事兒,再一個也傷情分,最重要的是有投機倒把的嫌疑。要是因為這被抓了,魚不光得被沒收,還得被罰款,弄不好人都得進去呆兩天。
不收錢吧,你更吃虧。這上百號鄰居呢,“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漏了哪個沒給,你就等著被壞名聲吧。
要是都給,周平安就是把空間裡的魚都取出來也不夠啊,何況是放在桶裡的區區幾條。
但是當週平安乾脆利落的解決了賈東旭的糾纏之後,這個問題也隨之解決了。
有句老話:寧欺白頭翁,不惹愣頭青。
這不,年少氣盛的周平安一言不合,就把“好鄰居”賈東旭給幹翻在地了。
這讓習慣於“嘴炮”解決事情的成年人,驚詫於周平安不按常規辦事兒的同時,也直接杜絕了更多“熟悉的陌生人”的覬覦。
……
“爸。”
“嗯,回來啦。來,給我吧”
周平安迎頭遇到了剛剛走出四合院大門的周父。
“不用,東西不沉。我能挑的動”
周平安扭了下身子,讓過周父伸過來的手,
“對了,爸,你有個準備啊,剛剛賈東旭找茬,我沒忍住,把他給打了。一會兒,他媽肯定得找咱家嚎去,你得給我媽通通氣,有個防備。”
“真的假的!你能把他打了?你不是在吹牛糊弄我吧?”
周父瞪大眼睛,看著周平安不可置信的問道。
他可深知自家這個大兒子,雖然長的人高馬大跟個成年人似的,但是平時總是一副安靜溫和的做派。從小到大,兩口子就從沒見大兒子和人紅過臉,更不用跟人打架了。
“真的,你忘了,我在學校還得過拼刺刀比賽的標兵呢。剛才我只用了一個突刺就把賈東旭給幹倒了!”
周平安給了周父一個得意的眼神兒。
“雖然我刺的時候收力了,傷不著他。不過,就賈東旭那小體格子,怎麼地也得在家躺兩天。我琢磨著,他娘肯定得來鬧,弄不好,又得開全院大會。”
“沒事兒,他娘敢來鬧,讓你娘收拾她。”
周父滿不在乎的擺擺手。
“嘿嘿……”
父子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
“嚯,平安,能耐啊,這麼多魚,你今天這是大豐收啊,哎呀,這還有隻鴨子呢。”
“金牌門神”閻埠貴,還是像往常一樣,早早的站在門口,手拿一把小水壺,一邊澆花,一邊時不時的抬頭四下張望,見鄰居回來就熱情的上前招呼,眨著一雙小眼睛,透著瘸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