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3/4 頁)
o;王爺,外間寒風凜凜,妹妹如今是雙身子,若染上了風寒就不好了。還是先回府裡的好。&rdo;
朱棣循聲轉過頭,探究的目光在儀華含笑的容顏上一停,沉吟道:&ldo;還是王妃想的周全。&rdo;說著面色一正,凌厲的眼風一一掃過恭候的署官下令道:&ldo;你們都回去,今晚收整好手上的公務,明日一早再稟。&rdo;眾官員一聽,立刻嚴正以待,齊聲答道:&ldo;臣等遵命!&rdo;
朱棣心下滿意,又轉過頭看向王蓉兒,威嚴的聲音刻意融緩了幾分,道:&ldo;回府吧。&rdo;王蓉兒笑著點點頭,卻將疑惑的目光偷偷地投向儀華,心裡極是納悶:徐華義她最善吃醋嫉妒,這會兒聽了自己有喜的事,按理說不應該如此無動於衷,還看似一臉關切的樣子。
另一邊儀華不再理會這郎情妾意的兩人,側過身在紅著眼睛的朱高熾面前蹲下,伸手將他頭上的虎頭帽戴正,儘量放柔了臉頰上的笑容,用著眾人皆聽得見的聲音,徐徐說道:&ldo;熾兒你是父王母妃的唯一的孩子,更是北平燕王府的嫡長子,以後要繼承整個王府以至整個北平城,可不能輕易哭泣。知道嗎?&rdo;
朱高熾不過黃口小兒,自然聽不懂儀華話裡的意思,故只急於抓住記憶中母親從未有過的溫柔,重重的點頭道:&ldo;兒子知道了!&rdo;此話一落,儀華滿意感到周圍的氣氛有剎那地一滯,隨之看向朱高熾的眼神又柔了幾分,親自牽起了他的手,往府內走去。
就在眾星捧月簇擁著朱棣王蓉兒、儀華朱高熾四人回府裡的時候,只聽一人在身後叫道:&ldo;王爺。&rdo;聞聲,眾人下意識的回頭,待見這人模樣,無一不怔了一怔,心驚的猜測此人身份。
而儀華亦是吃驚,卻不似眾人一驚於他的外貌,二驚於他的身份,只是驚駭於朱棣在此時已有奪位之心。當晚他義正言辭的喝退這個長相奇特,有不臣之心的和尚;但現在又帶了此人回北平,其心已昭然若揭!
果不其然,就見朱棣以禮待之,向道衍賠罪道:&ldo;本王糊塗了,剛才有所怠慢,還望大師勿怪。&rdo;道衍眯眼笑道:&ldo;王爺喜得血脈之親,可喜可賀。只是還請勿要忘了京師的要事。&rdo;
朱棣眼中閃出一道轉瞬即逝的炙熱亮光,口中卻謹慎的回道:&ldo;本王莫敢忘懷!母后先逝,還請大師客居王府為本王誦經薦福。一年服喪期滿,本王定義大慶壽寺做以回報。&rdo;道衍但笑不語,阿彌陀佛一聲,便低頭退至一旁。
見之,朱棣也不多言,率眾人舉步而行,復又向王府走進。
第十八章 寢宮(小修)
洪武七年定製,親王所居之地,前為承運殿,中為圓殿,後為存心殿;四周之門,南為端禮門,北為廣智門,東為體仁門,西為遵義門。此殿、門名意為告誡親王睹名思義,承擔起藩屏帝室的任務。
而燕王府是座北朝南走向,儀華自是從南邊的端禮門進入,未行多久,就見一道朱紅色的大門敞開,大門之上有一匾,&ldo;承運殿&rdo;三個燙金的大字就書寫於匾面。儀華想道:這便是整個王府最大的宮殿,專用來舉行盛大典禮,接受署官朝賀並設宴署官之地。
想著已穿過了面闊十一間的承運殿,又徑直往前走,一個面闊九間,掛著&ldo;圓殿&rdo;二字的牌匾的宮殿映入眼簾。儀華腳下頓了一頓,循著所牢記的資料,心下念道:此處是朱棣去承運殿大典前休息,且接受署官朝拜的地方。凡遇朱棣親祭, 將於前一日在殿中閱視祝文。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