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畚箕縣令(3000)(第1/3 頁)
王猛自知他出身寒門,恐怕難以服眾,欲治南鄭,必先立威。
他在就任之前找到桓熙,問道:
“倘若下官治下有人作奸犯科,是否應當先行請示主公?”
桓熙明白他的意思,既然當眾詢問,自然是希望桓熙給予他生殺大權,桓熙正色道:
“我素來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今日竟然將南鄭縣交給了先生,如何治理,先生可以自作主張,無需事事向我請示。”
王猛心中一暖,他知道,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
翌日,王猛未經朝廷任命,僅僅是桓熙一句話,得以就任南鄭縣令,在坐衙的第一天,王猛就在縣衙之外設立鳴冤鼓,意欲聽取民眾冤屈。
王猛想要殺人立威,但他初來乍到,一時之間,也難以辨明忠奸。
桓熙或許清楚,但王猛不願意事事仰仗桓熙,否則對方又何必費盡心機邀請他出山相助。
王猛苦思冥想,終於得了一個法子。
竟然他在南鄭縣人生地不熟,不如就讓苦主自己找上門來,與他傾訴。
王猛指著一面鼓,使喚小吏道:
“將此鼓設於衙門之外,命人在城中張貼告示,若有冤屈,儘可擊鼓鳴冤,我必會升堂問案,絕不姑息。”
小吏知道這位新任的縣令有桓熙作為靠山,不敢怠慢,唯恐被王猛拿下,殺雞儆猴,盡皆打起了精神,一絲不苟的遵照王猛的吩咐做事。
然而,鳴冤鼓是架了起來,但民眾對此卻抱著懷疑的態度。
雖然王猛審理了不少糾紛,但始終沒有他所期待的大魚出現。
究其原因,百姓不清楚他是否真的要為民做主,還是藉此邀攬名聲,同時,他們畏懼打擊報復,因而遲疑。
漢中郡,南鄭縣,李府。
家主李徵之子李順在府中宴請賓客,眾人把酒言歡,話題不經意間引向了梁州輿論的中心人物,王猛。
李順也不知道從哪裡得來的訊息,他當眾譏諷道:
“我聽說王景略不過是販夫走卒,早年曾以販賣畚箕為業,這樣的人,居然也能被委以重用,世道果真是變了。
“諸位還得告誡家中子侄,往後在外遊學,切記不可說是南鄭人士,免得遭人恥笑,竟然是畚箕縣令治下之民。”
眾人聞言,盡皆鬨堂大笑,畚箕縣令之名,不脛而走。
事情傳揚出來,王猛還未有所表示,桓熙卻對這份屈辱感同身受,他義憤填膺的對王猛說道:
“必當斬殺此獠,為先生出氣!”
反而是王猛在寬慰桓熙:
“主公無需動怒,下官早年貧困,是曾販賣過畚箕,全靠它養活一家,如今得蒙主公看重,委我一縣之地,又豈能忘本,羞於提及此事。
“主公無需遷怒旁人,下官正為民眾不能明白我的誠意而發愁,如今畚箕縣令之名遠揚,南鄭百姓也應當明白,王某也曾經歷過苦日子,與他們是同樣的出身。”
桓熙這才消了怒氣,否則,哪怕與南鄭李氏決裂,他也要嚴懲李順,為王猛撐腰。
二人的對話不知是被誰傳出了將軍府,李徵得知此事,又驚又怒,他將李順喚到跟前,揚手就是一巴掌。
李順人都給打懵了,他撫著紅腫的臉頰,不敢置信的望著怒氣衝衝的父親,問道:
“父親,究竟發生了何事,讓您生出這麼大的火氣。”
李徵惱怒道:
“你還敢來問我,自己酒後口無遮攔,居然當眾譏諷王猛,莫非你不知道桓熙有多麼看重此人!
“落在旁人眼中,你何止是在羞辱王猛,更是在說桓熙沒有識人之明!
“你我父子之間,大可暢所欲言,但你待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