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東晉權臣有多強大 > 010 奔襲成都

010 奔襲成都(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林風的快樂修仙三國呂生傳重生修仙,從蟻族開始跳下十八樓我與仙女互換身體長白劍?賤宗!封神再世之混沌重臨無影無形仙皇命運逆天崛起之仙途重生凡人修魔: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寧做妖,不為仙高階修仙界快沒了?家族修仙:低調在雲霧之下仙途覓夢行仙魔與人異世:沒靈氣咋修真終末的神蹟領主的貓傲世劍尊風雲傳影源世界

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二月,桓溫的伐蜀大軍開至青衣(今四川名山北)。

自去年十一月出兵,哪怕是趁敵不備,輕兵疾進,也足足走了三個月,期間攻克無數險阻,可見入蜀之艱難。

桓熙清楚此戰的成敗,因此並沒有過多幹預桓溫的決策,唯恐自己瞎摻和,改變了事情的結果。

他更多時候都是旁聽軍議,而不輕易發表自己的看法。

當然,在隨父出征的三個月裡,桓熙也有自己的收穫,他在軍事層面,接受桓溫的言傳身教,受益匪淺。

桓溫的軍事才能稱不上頂尖,在同時代的名將之中,與燕國宗室大將慕容霸(慕容垂)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當然,慕容霸十三歲從軍,一生未嘗敗績,能夠被後人譽為十六國第一戰神,又豈是泛泛之輩。

至少在如今的江南,難以找到在軍事才能上,能與桓溫比肩之人。

對於桓熙來說,父親便是最好的老師。

桓溫對待自己的嫡長子,自然是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但凡在行軍佈陣之時,桓熙有疑問之處,他總會耐心解答。

而桓熙表現出來的悟性,同樣也讓桓溫欣慰不已。

成漢一方以李福、李權、昝堅三位將軍領兵抵禦晉軍,李福、昝堅兵至合水(今四川彭山縣府河與岷江交匯處)。

漢軍諸將請求在岷江以南佈防,以逸待勞,但昝堅極力主張主動出擊,渡過岷江,向犍為(今四川彭山縣東)開進,迎戰晉軍。

李福被昝堅說服,二人於是東出,卻恰恰與晉軍異道而行,三月,晉軍抵達彭模(今四川彭山縣東南)。

桓溫在彭模召開軍議,商量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有將佐建議桓溫兵分兩路,齊頭並進,先鋒袁喬率先站出來反對道:

“如今我軍孤懸於萬里之外,勝則大功可立,敗則屍骨無存,當合勢齊力,以取一戰之捷,不如破釜沉舟,只帶三日之糧,全軍突進,以示決心,必可勝也!”

不得不說,袁喬此計可謂大膽,若是不能攻克成都,必然陷入彈盡糧絕,無以為繼的險境。

就在帥帳內議論之聲嗡嗡作響之際,向來三緘其口的桓熙站出來力挺袁喬:

“我軍兵少,豈能分兵並進,父帥!孩兒以為,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可留下少量將士守衛輜重,大軍奇襲成都。

“李勢見我等兵少,必然倉促出城迎戰,若能一戰破之,必能攻取成都,繼而逼降蜀寇!”

袁喬向桓熙投去感激的目光,從最開始的江陵軍議開始,桓熙在桓溫麾下將佐意見相左之際,都與他不謀而合,也讓袁喬生出知己之感。

桓溫見袁喬、桓熙都堅持奇襲成都,再無半分猶豫,當即力排眾議,留參軍孫盛、以及周撫之子周楚在彭模看守輜重,而他則率領主力,只帶三日糧食,奔襲成都。

益州,成都。

“你說什麼!晉軍逼近京城!李福、昝堅他們是幹什麼吃的!何以未聞敗績,而放晉軍過境,莫非晉人都生了翅膀,能夠飛過來!”

國主李勢聽說訊息,惶恐不已,他厲聲喝道。

通稟訊息之人驚恐不已,只得道出實情:

“二位將軍迎擊晉軍,卻走錯了道路,如今正在犍為。”

李勢更是怒不可遏,西漢李廣出塞迷路,那還能歸咎於人生地不熟,但本土作戰,李福、昝堅也能走錯道路,實在讓他氣憤難平。

事已至此,好在三路大軍還有李權一路守衛京畿重地,李勢趕忙派人傳訊李權,命他阻擊桓溫。

眾人退去後,李勢怒氣難消,卻有一名少女走進了偏殿,她年紀不大,才十四歲,生得花容月貌,有傾國之色,只見她勸慰道:

目錄
驚!我被影帝情敵鎖定了孌妻沖喜之夜夫君掉馬了穿成偽學霸反派的白月光[穿書]封印千年的徒弟他回來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