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咋?你要奉孝義以令諸儒?(第2/4 頁)
“不錯,我也是一名匠人,這些年始終在練習鑄鐵之術,鑄兵之術,已經鑽於此道許多年,”張韓揹著手緩步走著,“我不光致力於學,仍喜動手工造,方才得這些靈感妙想。”
“近日來,研習出一種鍛鐵之法,需要將鐵燒熱轉軟後,反覆摺疊鍛打,之後淬火成鋼有雪花紋路,頗為優美,其鋒也是數倍於普通刀劍。”
“不過,此技藝十分繁雜,所需才能要求極高,所以我才會重金招募匠人。”
“那,那我等既能學手藝,還可以得到錢財俸祿,這,這怎麼好……”蒲玉臉色一滯,被張韓說得都有些迷茫了。
又吃又拿的,學會了之後,難道君侯就不怕我們跑了嗎……
如此厚待,若是不籤點什麼協議,拿著心裡一點都不安生。
“但是,我有一個條件,需要你們接受,若能接受方可留下,不能則不能入工造坊。”
眾人一聽,這才是稍稍覺得正常,畢竟如此優渥的條件,又是俸祿,又可揚名,甚至連地位相較於之前都有所提升,工造坊事,聽起來怎麼也是一名小吏,如果沒有條件那就太奇怪了。
“君侯請說吧……”
“是啊,說吧,即便是有些條件,只要不是太過為難,我們應該也不會拒絕。”
“君侯,現在日子好過了些,但不知哪一日再開戰,又要流離失所,平和得來不易,俺們只要能有容身之地就好。”
“君侯請說吧,是有什麼條件。”
這些匠人拋開本身的技藝不談,實際上也是難民過來的,大部分都是背井離鄉,在場的惟有少數人是本地子民。
戰爭是歷來的常象,和平才是珍貴之物,如今雖說大漢未能恢復,但是相比於別的州郡,許都當真已經是最為和平之地了,享有了五年的平靜,均是良政不苛,近年來開墾了百萬良田,誰也不願離開。
哪怕是做屯民,日夜勞累,那也是心甘情願。
張韓長舒了口氣,展露了些許微笑之意,環顧四周負手道:“條件也簡單,此技藝不可外傳於世,至於原因嘛不必多言,大家懂得都懂,不懂的說了也不會懂。”
“嗯,懂。”
眾人都點了點頭,典韋其實也不明確自己懂不懂,反正為了催張韓快點說,還是同樣點了點頭。
“所以,我需要各位一旦決定留下來,無論是否能習得技藝,以後就居住在南臨山,在工造坊為仕,不可再去別處。”
“要入南臨山的戶籍,而後在此設立村落、亭寨、甚至是一鄉里,我會盡量調任一些先生來教導孩童,日後也會盡可能的讓商賈走南臨山商道而南下。”
“此路,可以通達南陽,亦因水源豐富,魚產實多,可開設漁業、良田,想來苦累是有一些,需要兼顧工造、取材和農耕水利,但數年之後,就會好多了。”
張韓說完之後,在場的這些人竟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全都呆愣著左看右看。
蒲氏的幾人眼睛都直稜住了,嘴巴顫抖著張開了幾下,但是沒說出話來。
一旁的賈詡,只有無語。
君侯不愧是你,真會聊天。
這些匠人在聽愣了半晌之後,人都變得有點急忙慌張,立刻爭先恐後的道:“君侯,俺,俺願意入工造營,俺不要太多俸祿,只要能溫飽就好。”
“俺也是,君侯,讓俺住在南臨山!”
“工造營多少人額,能不能讓我們都住下來,君侯所言應是真的吧?不是在戲耍我們?”
“君侯,請務必讓我們留下來!!”
這哪裡是條件,這是福澤啊!!打造如此的南臨山,山清水秀,地產豐茂,這是伯常君侯用自己功績換來的,日後一定是繁盛之地,至少有商馬通行,可以帶來的物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