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雙方押注 立於不敗之地(第1/3 頁)
在王曉敏敗退後。
一名戴著金邊眼鏡的男子頓時站了起來。
在扶了扶眼鏡後。
男子開始對秦風進行提問。
“秦先生,你好,我是路透社的記者陸一鳴!”
“我想請問一下秦先生,你此行港城的目的是藉助港城的海關進口電器進行貿易生意!”
“而你給出的預期是大陸一年的家電銷售額達到數十億之巨,是否是真實資料?“
”您是否有相關的依據來支撐這個數字?或者說這僅僅是作為商人的一種營銷手段罷了?”
“據我所瞭解,目前大陸人民似乎才剛剛解決溫飽問題而已!”
“大陸現在國企正在經歷著破產潮,工人下崗潮也隨之而來!”
“在這樣的經濟環境大背景下,大陸居民的消費能力還有這麼強勁嗎?”
陸一鳴不愧為路透社的記者。
問出來的問題才是真正的直接要害。
針對秦風新聞釋出會說的數十億的家用電器市場。
在場所有人都是保留一分疑問。
眾所周知。
此時的大陸正經歷著國企破產重組浪潮。
無數人從鐵飯碗變成了下崗職工。
就連公務員也出現了辭職下海潮。
可見當下的大陸經濟是多麼的慘淡。
而秦風給港城這群富商描述的美好願景無異於是一座充滿了泡沫的空中樓閣。
稍微一刺破。
整個謊言就會穿幫。
陸一鳴正是看準了這一點。
才直擊秦風的要害。
代表在場所有人對秦風發出了靈魂般的拷問。
“還是英國人的路透社記者靠譜,這才是真正的靈魂拷問,這大陸的經濟都爛成這樣了,哪裡還有什麼數十億一年的電器市場嘛,這秦老闆真是吹牛都不打草稿!”
“我就說嘛,這秦老闆這麼大底氣瘋狂懟我們港城的女記者,原來他是一個騙子,騙子肯定是有恃無恐的嘛!”
“論裝逼,我就服他秦風,這逼給裝的,我差一點就信了!”
“大陸那群人那窮酸樣,哪裡有錢買得起名貴的進口電器,我估計他們現在還在點煤油燈吧?通電了嗎?就用電器?”
“哈哈,真是太搞笑了,用電器?我懷疑他們腳踏車都買不起,還買彩電冰箱,這玩意也就是我們港城人可以買得起!大陸人?算了吧!”
“要不說這麼多人跑港城來討生活呢?我可聽說他們那裡飯都吃不起了,都快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了!”
“.......”
現場的人絕大部分是沒有去過大陸的。
對於大陸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六七十年代。
所有對於大陸的瞭解都是透過媒體和報紙。
而大部分人是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的。
聽風就是雨。
一聽到英國皇家報社路透社的記者提問後。
在場所有人瞬間感覺身上的那股子優越感又回來了。
不分青紅皂白的就開始了對秦風的冷嘲熱諷。
順帶著將大陸的老百姓給貶低的一文不值。
在這群人眼裡。
現在的大陸人或許還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原始人生活一般。
或許吃個茶葉蛋都是一種奢侈的事情了。
至於家用電器?
能用上電再說吧。
“要不說民眾就是被輿論控制的一群可憐蟲呢,這大陸確實沒有港城的生活水準高,但是還不至於食不果腹的地步,改革開放這十幾年,大陸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