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5 頁)
馬六甲海峽概況(2)
曾經,這裡是一個“和平門”。英國作家伊莎貝拉·伯德在遊記裡這樣描繪馬六甲:“在許多方面,這裡有一種中古遺風。現代世界的喧囂在這裡只有最微弱的回聲。”然而,如今的馬六甲不再寧靜。一邊是城市的喧囂和繁華,一邊是海盜的肆虐和瘋狂。
由於馬六甲海峽是繁忙水道,且海峽有很多寬度狹窄處,早在19世紀時,這裡就是一個海盜猖獗的海峽,海盜經常搶劫來往的商船。21世紀海盜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日益猖獗。進入新千年,海盜在地中海、北歐、加勒比等地已基本絕跡,而在亞太地區卻開始活躍起來。據統計,前幾年全世界70%以上的劫船事件發生在亞洲公海,尤其是馬六甲海峽。每天經過馬六甲海峽的大量客貨輪,有50%以上可能成為海盜劫掠的物件。由於海盜橫行,這塊黃金地段2001年的損失高達160億美元。
這是由於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後,印尼、菲律賓乃至馬來西亞等國政局動盪,經濟蕭條,貧困人口和失業率陡增,各國政府無暇也無力顧及海上航道的安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國際恐怖分子趁機在這一海域紮根,同當地的海盜以及其他各類恐怖分子勾結起來,共同作案。
此外,馬六甲海峽貨船增多,而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三國海軍的實力有限,馬六甲海峽又是三國交界,國際間合作有些問題;還有恐怖主義的威脅、印尼造成的煙霧、水面狹小、深度漸淺等因素。在新加坡附近最狹窄處,海峽寬度僅為2公里,過往船隻極易遭到襲擊。一旦海盜襲擊這個地方,或者海盜與海軍或水警在這裡爆發激戰,這條聯絡全球物資的生命線將會中斷。
前些年在馬六甲海峽發生的海盜事件,從1994年的25宗增加到2000年的220宗,而在2003年則發生了150宗,佔世界海盜事件的1/3。故人們稱其為“海盜集散地”。
馬六甲海峽的客觀環境,對海盜來說就是“天堂”。在海上打拼了整整15年的中國船長秦文禮(化名)頗有感觸地說:“海峽太窄,船又太多,所以大家都要按照事先規定的海道分道航行,速度也不能太快,海盜的快艇很容易就追上了。尤其是走到一些淺灘時,如果碰到海盜,連走‘Z’字形加速擺脫的空間都沒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把自己的船包圍。”
在美國敦促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於2004年7月開始正式協調巡邏900公里的馬六甲海峽。美國聲稱,恐怖分子可能會與馬六甲海峽的海盜建立合作,炸燬油輪或劫持油輪作為輪船炸彈。
為對抗海盜,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三國海軍在2004年已經增加了馬六甲海峽的巡邏次數,儘量保證全年全天候巡邏。經過不斷打擊,近兩年馬六甲水域的海盜事件已大為減少,航路順利很多。據國際海事局說,到2007年10月,這裡全年僅發生了4起海盜襲擊事件,而2006年同期這個數字是8起。與奈及利亞、索馬利亞海盜開始猖獗的狀況相比,馬六甲顯得“相對平靜”。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中東進口的85%的石油依靠水路運送,大多數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除臺灣海峽外,馬六甲海峽同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所在。對中國來說,與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一樣,這也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海上生命線”。專家們預測,一旦由某個大國控制了馬六甲海峽,那就卡死了中國發展的脖子,也會影響到祖國的統一程序。
2006年4月20日,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陳廣才在當地《星報》中說,由於馬六甲海峽頻頻發生的海盜活動,增加了人們對該海峽受到恐怖主義攻擊危險的擔憂。以搶劫過往商船“為生”的海盜們與“基地”組織、“髒彈”攪在一起,為這個著名的海峽平添了幾分詭秘的色彩。此後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