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讀書人的事兒,怎麼能叫抄呢?(第2/2 頁)
菜大快朵頤著。
家裡人關心了一下姜玉樓的學業後,便各自忙活自己的事。
姜玉樓回到自己的房間,稍作休息後,拿出了那份報紙。
寫作,就是他給自己找的出路。
只是,雖然腦海中有不少後世名著和故事,可是以他的文學功底,想要把他們一一展現出來並不容易。
他要做的是在腦海中的萬千叢書中,找出一本適合這個年代,並且容易上手的書。一來可以讓他練練手,二來呢,也要符合他當前的人設。
畢竟他現在就一個高中生,要是突然寫出一本大作出來,屬實有點聳人聽聞了。
寫什麼好呢?
就在他發愁的時候,想到了村裡老人給他講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芳桂,是陝地藺店鄉人。他念書苦讀一門心思為科舉高中,一路苦苦趕考直到五十二歲皆不如願,失望之後便不想再跑那條路了,於是偶然間開始了戲曲創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自五十二歲棄仕途試筆寫戲的十年間,先後創作了八部本系和兩部摺子戲,通稱十大本:《春秋配》、《白玉鈿》、《火焰駒》、《萬福蓮》、《如意簪》、《香蓮口》、《紫霞宮》、《玉燕釵》,《四岔》和《鋤谷》是摺子戲。
這些戲本中的許多劇目,隨後幾乎被中國各大地方劇種改編演出過,經近二百年而不衰。後人將《萬福蓮》改編為《女巡按》,大獲好評更熱演不衰。
晚年時,李芳桂由於影響太大,不符合清朝的統治思想,被清廷通緝,繼而被氣死。
其人的一生堪稱傳奇,但是在外界並不為人所熟知,很有改編的價值。
最重要的是,國內有一位大作家也從李芳桂的事蹟中摘選了一段,寫了一篇短篇小說,還因此獲了獎。
那位大作家叫陳中實,那篇獲獎的短篇小說當年刊登在《人民文學》,小說的名字叫《李十三推磨》,這篇小說當年更是榮獲“茅臺杯人民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而且,寫這篇小說的時候,陳中實的《白鹿原》已經出版,可以說正處在創作的巔峰期,筆力毋庸置疑。
這篇小說他曾經看過,內容雖然記不太全,但是大致內容還是知道的。
如果以李芳桂的故事為藍本,確實很適合練手。
想到這裡,姜玉樓找出一本沒有寫過字的本子,在封面上寫了《李十三推磨》五個大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