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2/2 頁)
t; 3兵器和防護裝備
在列國時代,印度人的兵器的種類多種多樣。在《往世書》中曾提到,蘇姆波進軍時帶有86種不同的武器和84種不同的棍棒。
有的學者在經過深入研究後,提出一些比較常見和重要的兵器有弓、箭、矛、標槍、錘矛、攻防機械、戰斧、鐵餅,通常設定在堡壘或城堡的牆開口門上的百火神箭以及武器等進攻性兵器,還有盾牌、衣甲、金屬盔甲、護頸、射箭手套等防護裝備。
這些進攻兵器的防護裝備因兵種而異。騎兵佩有劍和長矛;步兵主要持有矛、斧、弓箭和匕首;象兵主要使用弓箭,也佩有劍和斧,以便需要時使用;車兵則主要使用弓箭和標槍。因衣甲裝備既沉重又昂貴,因此步兵和騎兵很少身披甲冑。而車兵和象兵則往往使用甲冑護身,因為他們在戰場上是打擊的主要目標,隨時有遭受弓箭射殺的危險。
4史詩和文獻中的軍事法規
從列國時代起在印度出現了為一般所公認的軍事法規。史詩和別的文獻中提供了寶貴的軍事法規資料,接近於現代國際法所規定的戰爭法。它注重強調不打擊沒有武器的、力不均衡的和倒下的敵人;懲罰破壞紀律和背叛者,獎勵有功人員;對戰俘實行人道;在特定條件下不掠奪敵人財物,對戰鬥人員和非戰鬥人員區別對待等等,閃耀著人道主義的光芒。史詩中記載了某些重要的法規如下:身穿甲冑的戰士不應同未著衣甲的剎帝利戰鬥(《摩訶婆羅多》《和平篇》)。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