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生命迴圈(下)(第1/2 頁)
林宇辰和澤拉在訓練場差不多待了五六個小時,終於覺得肚子開始有些餓了起來,便返回辦公室,這才發現蒙琳仍然把頭深深的埋在幾本書裡。 見兩人進來,她便抬起頭看了看,臉上立刻浮出想要說什麼的表情。 很快有人送上了飯菜,四菜一湯,外加一些林宇辰和蒙琳從來沒見過的奇怪點心,三個人便圍著茶几快速打掃起來。 五六個小時的時間能看的東西並不算多,再加上語言障礙,和自己的一些慣性認知,因此蒙琳掌握的資訊依然有限,不過加上澤拉的一些補充說明,終於讓林宇辰對於逆生長的事情有了一個相對完善的瞭解。 本相世界的生命誕生,都是從幼體開始,透過細胞的不斷增殖分裂和替代來完成幼體向成熟體,以及最終生命老去的過程演化,這意味著,對於本相世界的所有生命而言,起點都是相同的,而終點則不同,因為每個生命的死去都是偶發性的。 而映象世界的生命都是由聖樹所孕育,同時最大的區別在於,生命的起點是不同的,以本相世界的人類年齡作為參考,聖樹果實中誕生的生命,基本上從五十多歲到十五六歲不等,完全是偶發行為,但終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逆生長為剛出生的嬰孩。 也許正是因為生命是逆生長的緣故,而且這個世界的男女無法生育,自然也不會刻意去承擔撫養新生生命的義務,這意味著,剛誕生的生命必須能獨立生存,所以聖樹誕生的生命在漫長的生命進化過程中,慢慢進化成沒有年老體弱者的出現。 聖樹又分為兩種,一種為野生,在野外的山林中到處可見,人類之外的動物們基本都是由這些野生的聖樹所孕育,而非野生的聖樹,則生長在各個城市迷蹤聖教管轄之處,對於剛誕生的生命,由聖教統一進行必要的新生兒輔導,然後進入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機構,經過三年的教育學習,就可以走上社會崗位進行生活。 對於僅僅只需要三年學習,就能承擔社會責任這一點,澤拉說得理所當然,林宇辰和蒙琳只能認為這是生物進化的本能,成熟的個體在誕生後,直接就具備人類十歲以後才有的智力和認知水平。 當然如果要繼續深造,就得依靠自己在今後的日子裡自學為主了。 而當這些個體逆生長到本相世界10歲左右的年齡後,雖然他們的知識和經驗達到了一生生涯的頂峰,但受限於身體的日益稚嫩,不再適合承擔社會崗位的責任,便會統一進入叫做智者院的機構,在那裡,會有專門的護理人員負責這些“年幼者”的生活起居,而他們則會進一步以著書、科研等工作為主,直至語言功能開始慢慢喪失,最終衰退為嬰孩死去。 這個世界的家庭組成並沒有養老和育兒的概念,也正因為這一點,所以對於普通大眾而言,家庭並非一個必要的社會組織,只有真正相愛相在一起的人,才會組成家庭。 但這顯然違反了生物的基本生存法則,因為生命也好,文明也罷,生存才是第一要素,而要生存,就意味著繁殖後代,但在映象世界,男女結合居然無法生育,需要透過所謂的聖樹才能產生後代,同時又因為生物天生是逆生長的方式,這就造成了繁殖並沒有成為世人延續生命的意識,於是,要求每一個人類在一生當中至少要和一名異性完成兩次生命的孕育,就成了映象世界千萬年來的法定責任,由各地的聖教組織嚴格督促執行。 林宇辰看了看蒙琳,顯然她對這種生育方式只有驚訝而無質疑,但他卻不由得產生了一個疑問,這違背了自然生物基本生存法則的方式,究竟是映象世界本就如此,還是另有原因,值得深思。 往後的幾天,生活照常進行著,兩人在這個世界引起的騷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淡化,蒙琳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習當地的語言,同時貪婪的閱讀著澤拉送過來的那些書籍,而林宇辰則開始嘗試著逆向進行體內能量執行的修行,終於發現第六星輪上的符印開始緩慢的增加起來。 澤拉除了處理日常聖教中的一些事務,也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訓練場進行格鬥術的訓練,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