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糧商李斯,治糞(第1/2 頁)
沛縣。
低調奢華的馬車駛於大道正中。
李斯坐於其中,神情淡漠。他是特地換了身簡單的葛布衣裳,頭戴木冠,時不時翻閱著手上的竹簡。
他搖身一變,成了東武縣糧商。這不過是用來掩飾他們的身份,方便他們進入泗水郡暗中搜尋。除開他外,像王賁王戊則是分散至其餘縣。
半個月內,務必要找到那倆稚童!
如今皇帝失蹤一個來月,已令朝野震動。時間拖得越久,那就越危險。李斯思前想後,決定是親自至沛縣找人。甭管找不找得到,態度先放在這。免得今後去了咸陽,落人口實說他辦事不力,包藏禍心。
大索泗水郡後,也算有所收穫。經過多方打探後,總算是查到那倆稚童曾在沛縣周遭出現過。這次他們親自出馬,就是為了一舉將人尋回!
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們是親自出馬。
沛縣、蕭縣、符離縣……
他們都有派人過去。
翻看著竹簡,李斯長嘆口氣。
這些尸位素餐的庸吏,簡直蠢如狗彘。平時不問不顧,見他要嚴查各地,一個個全都是急了眼。東海郡尉能親自領兵三千,跑去圍剿個幾十人的山寨,結果還讓山匪跑了。就算是三千頭豬,也不至於讓他們逃走。
且不說所謂的刺客是假的,就當是真的。這夥人如此大張旗鼓的出兵,哪個刺客不知道躲避隱藏的?
平時不管,現在知道急了?!
此次始皇帝東巡,想的是震懾齊地豪強。泗水等地本就不太平,自咸陽精挑細選出的郡縣長吏明顯是水土不服,一個個智商捉急。
還好,總算有些聰明的秦吏。
比如現任豐邑鄉嗇夫—曹秀!
年紀輕輕,就懂得為國分憂。雖說所獻策論有些稚嫩,但文筆卻是相當不錯,就是某些郡縣長吏都沒這能耐。特別是那限量購買的法子,令李斯都受益匪淺。
聽說,這法子現在還改良了。增設鄉亭糧肆,分割槽域購買,免得黔首排隊苦等。若有糴者,可憑驗在當地買米。
至於這點,李斯先前就已想到。
曹秀能彌補完善,反倒更得李斯的欣賞。年輕人考慮不周犯些小錯誤很正常。主要看後續能否改正彌補。
李斯放下竹簡,抬手按了按腦門。
他這次會選擇沛縣,是多方面的考量。首先是沛縣希望更大些,更有可能找到那倆稚童。還有就是想找機會,去接觸下曹秀。若有真才實學,也能好好栽培。
要知道,這同樣是他的政治資本。
位置若想坐得穩,朝堂上就得有人。他如今官至左丞相,可以說是位極人臣,但在朝堂上的幫手並不算多。曹秀若是個聰明人,他倒是能拉一把。
……
隨著馬車漸漸駛入豐邑境內,遙遙望去能看見翠綠的嫩苗隨風搖曳。即便是炎炎夏日,依舊能瞧見不少的黔首正在辛勤除草澆水。
李斯輕輕頷首讚許。
“昔日吾師入秦,其言: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如今這豐邑黔首,倒與關中秦民別無二樣,皆是古之純民!”
回憶往昔,李斯感慨萬千。
昔日他學成後,與荀子商議該去何國。在他看來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唯秦國能令他一展所長。對於他的決定,荀子也是極其贊成。秦國重法,而李斯又精通帝王之術,正好符合。
他命車伕暫時停下,自馬車走出。
環視四周,便準備找顆大樹噓噓。因為天氣炎熱所以他喝了不少水,再加上路上顛簸的很,自然是快繃不住了。
“叱嗟!”
“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