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千字文,主吏掾蕭何(第1/2 頁)
曹秀也沒再理會二人,仔細聽著。這些稚童倒也沒辜負他的苦心,誦讀過程並無過錯,倒也算是勉強合格。
“此文倒適合用作稚生啟蒙。”
聽完後,秦始皇也是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對對對,特別是那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
王翦笑呵呵的不住點頭。
白起廉頗李牧,皆是用兵如神的人,與他們同名倒也沒啥毛病。況且能被誇讚,誰會不高興的?
“為何不用倉頡等三篇呢?”
“因為不適合啟蒙啊……”
曹秀無奈開口。
他選擇千字文,自然有他的用意。像是三字經等文章,並不適合這個時期。現在的文章很多都是四字一頓,比方說詩經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恰好,《千字文》也是如此。
阿正口中的倉頡三篇,曹秀也知道。
始皇帝在統一六國後,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制。他看很多地方都不順眼,都要求統一一哈。
為了推廣小篆,敕令群臣撰寫書籍。分別是李斯所著的《倉頡篇》,趙高的《爰歷篇》和太史胡毋敬的《博學篇》,後世則稱這三篇文章為秦三蒼。
“不適合啟蒙?”
秦始皇皺了皺眉。
“對,裡面的內容太過晦澀難懂,而且通篇都是各種大道理。對稚生而言,學習起來太過費力。”
“所以你就編了這千字文?”
“對……不對,是周興嗣編的!”
“編,繼續編!”
“……”
秦始皇笑了。
就曹秀這三兩下,還能騙他?
曹秀無奈搖頭,他說實話怎麼就沒人信呢?別人如此也就算了,連帶著這倆夯貨也不信。
作為穿越者,必然是要走上文抄公這條路的,否則就是對不起人民對不起讀者!但就算是文抄公,曹秀也要做個有節操的文抄公,保留原作者名字是他的底線!
片刻功夫後,房門便被人推開。
出來的是名中年男子,高有八尺五寸。留有長鬚,頭戴雙板長冠頷下黃纓,著錦衣踩皮靴。年近四十,舉手投足都透著股穩重。
瞧見曹秀後,頓時一笑。
“秀兒,你來了。”
“見過主吏掾。”
“私底下不必如此。”
男子淡淡一笑,將曹秀扶起。
他就是未來鼎鼎大名的蕭相國蕭何,被譽為漢初三傑,西漢開國功臣論功行賞他排名第一,被賜劍履上殿。
蕭何能力極其出眾,最擅長爆兵。劉邦在前面打了敗仗無人可用,蕭何立馬就能補上。需要糧草軍械,蕭何就派人運送。
劉邦起義入關後,將士們都搶奪金帛財物美人。唯獨蕭何火急火燎的跑至御史府,將秦朝有關國家戶籍、地形、法令等圖書檔案一一進行清查,分門別類,登記造冊。
後來劉邦能知天下阸(e)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皆是因為蕭何的深謀遠慮!
西漢開國首功,蕭何當之無愧!
這等能人,曹秀自然是早早與之結交。拋開未來不談,蕭何如今也是沛縣主吏掾,主管群吏進退。蕭氏則是沛縣第一豪族,家大業大,就是縣令都得給面子。
曹秀能與之結識,全靠他堂兄曹參。
早些年母親去世,就是蕭何幫著張羅。曹秀做買賣,蕭何暗中也幫了不少忙。後來曹秀想要成為鄉吏,蕭何就出手幫他更改戶籍,同時還給了他不少書看。
蕭何為人正直,先前就是楚國小吏。秦國滅楚後,他就成了秦吏。關鍵是蕭何能力出眾,在沛縣中是最先精通小篆的,就連縣令對他的這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