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 頁)
官等十八氏,又被稱為“荊楚十八氏”。
被後人熟知的項羽、屈原這兩位楚國名人,其實都是羋姓的子弟,屬於“同姓不婚”的範疇。
楚國王室是熊氏——羋姓熊氏,因此根據“男子從氏、女子從姓”的原則,羋婧熊襄雖是同父同母親姐弟,但卻一個叫“羋婧”,一個叫“熊襄。”
不過不管是叫“羋婧”還是叫“熊婧”,對羋婧來說這都只是一個稱呼而已,她更關心的是蒸籠裡那籠蟹黃包子到底好了沒有。
楚國多水澤,因此和中原人喜歡吃羊肉比起來,楚人更愛吃魚、蝦等河鮮。
現在正值秋季,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時候,取出蟹黃蟹肉,配以老母雞湯配成的皮凍,以麵皮包成秋菊綻放模樣的包子,以象徵“菊黃正是蟹肥時”的詩意。
雪白的包子,蒸熟之後晶瑩剔透,皮薄如紙,就有如美人之皮般,柔嫩無比,吹彈可破。
透過薄薄的包子皮,熊襄甚至隱隱能看見裡面的湯汁和陷料,完美的就像一件藝術品。
“真漂亮啊!一定很好吃!”小吃貨熊襄看著蒸籠中的包子,開口稱讚道。
爆炒黃魚、清蒸甲魚湯、蟹黃大湯包,一葷一湯一主食,羋婧又手腳不停的做了一道涼抖馬蘭菜,老醋合筍拌食,看著清脆,吃著爽口,即可飯後解油膩,又可當下酒菜等零嘴吃。
感謝兩千前的中國還是熱帶氣候,河南跑大象,湖廣有猩猩,楚國更是四季如夏、氣候炎熱溼潤,羋婧不用擔心冬天沒有新鮮蔬菜吃。
“走,用飯去。”羋婧洗乾淨手,拉著熊襄的手,走到前廳。
按理來說,此時之人應該實行分餐制,但羋婧卻“分餐不親”為由,與熊襄同桌而食。
姐弟倆分別落座,熊襄跪在餐桌前,一反剛才在廚房裡總是忍不住想偷吃的模樣,雖然眼睛還不由自主的往盤子上瞄,但言行舉止都十分有禮,看得出家教十分好。
“襄兒吃飯。”羋婧用筷子挾起一個大湯包,放進熊襄面前那個加個醋和薑絲等底料的碟子裡。
“謝謝姐姐。”熊襄甜笑著應了一聲,用筷子挾起湯包就往嘴裡送去,大大的就是一口。
剛咬了一口,就感覺一道又香又燙的汁水噴了出來,燙得熊襄一鬆嘴,立刻將嘴裡的包子吐了出來,嘴裡臉上都是汁水。
“哈哈哈!”羋婧肆意的笑了出來,邊笑邊命下人為熊襄淨面淨手。
這湯包味道好,但第一次吃的人卻沒幾個不被捉弄,羋婧記得小時候,父親為她和弟弟做為大湯包,然後……往事不想再提。
懷著這種惡作劇的心情,羋婧忍不住想要捉弄熊襄一回。
不過羋婧並不擔心熊襄會生氣,因為吃貨是抗拒不了美食誘惑的。
果然,熊襄只是不依的叫了一聲“姐姐”後,便歡歡喜喜的接過羋婧遞過去的湯勺,用筷子將包子上被自己咬了一口的洞捅大一點,再將湯勺伸進去,一勺一勺挖著吃,吃得眉飛色舞、喜笑顏開。
和熊襄相比,羋婧吃起來賣相要好很多,低下頭湊過去,在湯包上方用齒尖細細咬上一口,自有濃濃的湯汁,緩緩從內流出,燙滾而香甜,讓人又想鬆口但又不捨得鬆口,只得這樣慢慢的將包子裡的汁水吸完。
待湯汁被吸乾後,包子還是那隻包子,完完整整一絲沒亂,但原本那種晶瑩如玉的感覺已經消失了,只剩下一層又幹又癟的薄皮。
這層薄皮羋婧也不會放過,一筷子挾起來,蘸上香醋等醬料,吃上去別有一番風味。
一個字——爽。
——————寫在作者有話說,一般人不看,所以寫在這裡——————
本文架空春秋戰國,就是總體來說社會風氣是差不多的,但細節上不要死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