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5 頁)
裡將他祖宗八代挨個兒問候了一遍,面上卻是笑笑的:“瞧皇上您說的…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這麼點兒小事兒都辦不好,還怎麼跟著皇上呢?”
皇上這就撫掌笑道:“說得好,倒是難為你了。朕曉得,你與花間甲…若是覺得難辦,便說是朕的意思,也免得你兩頭難做。”
“臣叩謝皇上體己。”欒哥兒跪下來叩頭,“不過請皇上放心,臣必定將這事兒辦得妥妥當當的。”這就抬頭笑笑。
皇上卻是一愣,隨即笑道:“欒哥兒,這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似乎往日有些不一樣了…”
欒哥兒只管抬頭笑著:“自然還是欒哥兒,並無不同。便如皇上說的,您做六十年的聖明天子,臣便做六十年的享福大臣。”
“好嘛,朕聖明瞭,你就清閒了是不是?”皇上哈哈大笑。
欒哥兒看著他樂了也就陪笑幾聲,心裡卻道,你便是要做甚麼皇上的我管不著,可你要是把我當猴兒耍,也是要小心的!
諸位看官,預知這欒哥兒和花間甲想的甚麼法子救杜翰林,咱們下回“略施小計人仰馬翻 神機妙算功虧一簣”再說!
作者有話要說:咳咳,花間甲哇,來,爹疼你~~~~~~~~咳咳,小老兒說笑了,看官們飲茶,飲茶~
第七十二回
諸位看官都曉得,這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又說是薑還是老的辣,也有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便是不管如何,總是一山還有一山高。今兒要說的,便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了。究竟誰是魔誰是道,咱們這就要往下聽的了。
自打這欒哥兒當了大理寺少卿,專門就審這杜翰林的案子。別的官審案都是先帶人犯,問清情由,驗看證據,再做案詞,上報皇上御覽,待皇上定奪後結案。可這欒哥兒卻是有趣,一不提杜翰林,二不看前頭兒審的證據,便是出了個告示貼在大理寺外頭,只說有關於杜翰林的事兒,無論大小,無論苦主身份,全都可以來申訴。
這一下子,京城頓時沸沸揚揚起來。一向在人眼中廉潔方正的杜大人卻被下獄了,聞說先前與他糾纏不清的李進士主審,這便有好事之徒紛紛來看。卻是有不少人前來申訴。欒哥兒不管所言為何,皆仔細記錄在案。待得七日之後上朝時整理成冊,一本奏給皇上。
皇上起初並未想到欒哥兒會接了這差事,故此也不去理會他,且看他弄些甚麼出來。便又得報說他坐在堂上倒也像模像樣,細細聽著苦主申訴,並著師爺一同記下。只在心裡笑話他不懂公務,卻也懶得說他。但今日上朝便見他上了厚厚一本摺子,不由好氣又好笑,這就也懶得看,只叫他當堂念來聽。欒哥兒這就不客氣,開啟洋洋灑灑萬言之書這就唸了起來。
摺子裡雲說他李欒得蒙皇上器重審理杜翰林一案,自是誠惶誠恐小心翼翼,自個兒並無做官經驗,皇上又政務繁忙不敢打擾,故此想到先賢所言民智民力,這便斗膽自作主張,請民上萬言以辨真偽善惡。歸其所言之事兒,大致可為以下幾項:
頭一種,便是參杜翰林言行失當的。譬如前街兒一個富商便派了家丁來告這杜翰林,說前年他家後院想再開個側門,這便與杜翰林家的院子對著了。敲敲打打的渾是吵人,這富商修好門後覺得有些過意不去,便叫家丁送了二匹錦絹三匹雪紡紗以作賠罪。誰曉得杜翰林拒不接納,只言鄰里間原該守望相助,他家動土自個兒竟然不聞不問,便是不禮,故此非但不收那禮物,反是叫人再加了兩匹緞子。這富商只覺著杜翰林是有意羞辱他,分明是心中生氣卻要故作姿態,實在傷人,這便請聖裁,定他辱人之罪。這事兒本也沒甚麼,妙就妙在欒哥兒寫的這答詞:“在商言商,便是按金買賣,本也不差,在文論賢,便是按禮行事,卻也不錯。兩下里便都有理,卻有同罪。何以商之金銀衡禮之大德,何以聖賢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