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蒙古滅宋(第1/3 頁)
“蒙古?成吉思汗?”宋太祖趙匡胤神情疑重,“這就是將來取代大宋的新朝嗎?”
從仙人的口吻中,他便聽出此人的不凡。
在趙匡胤凝神思索之際,其他平行時空的宋朝帝王卻是表現不一。
北宋之君暫時沒那個心思關注幾百年後的南宋是否滅亡,他們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金國攻破沐京,俘徽欽二帝北上這句一筆帶過的話上,只覺得如遭晴天霹靂!
儘管北宋大部分君王都偏於文弱,對外以守為主,將輸送歲幣當做慣例,但這不代表他們能接受被敵軍長驅直入攻到都城——北宋的大軍呢?難道都在吃乾飯嗎?每年天文數字的軍費,難道扔進了水裡?
哪怕是不懂軍事之人都能想到,自古以來守城易攻城難,以汴京的城防和儲備的糧食,堅守數月絕對沒有問題,只要等到勤王大軍到來,自然就能解汴京之圍。
——那微欽二帝,又是怎樣的昏聵無能,連短短數月都不能堅守,以至於汴京城破,帝王宗室百官都被北虜一網打盡?
徽欽之前的皇帝,與瞭解軍事的大臣們在朝堂上對著地圖百般推演,頭都快想破了也沒能想明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平行時空的宋徽宗趙佶一臉不齒:“也不知這徽欽二帝是朕的幾世子孫,亡了大宋國祚不說,竟雙雙落入金人之手,真是丟人現眼!堂堂天子,連殉國都做不到?
——與此同時,他心中也提起了警惕。沒想到未來的金國居然如此強大,連大宋都給滅掉了,看來大宋必須早做防範!
宋徽宗趙佶的一番發言,立刻贏得蔡京等人連聲附和:官家聖明!徽欽二帝,但凡學得官家三分,也不至有北狩之禍。”
“徽、欽二帝?”宋神宗趙頊敏銳地意識到不對,“怎麼同時有兩個皇帝?”
按理來說,王朝滅亡只有一位亡國之君。突然出現兩個,唯一的可能就是其中一個為了不做亡國之君,將皇位傳給了兒子,結果敵軍踏破京城,一舉抓獲兩位天子!
丟人,太丟人了!
望著百官驚詫的眼神,宋神宗都替那兩個不孝子孫感到丟臉,他的目光愈發堅定。
……也不知北宋滅亡是多少年之後的事情,如今他還不曾聽聞金國的存在呢。
無論如何,富
國強兵勢在必行!
“諸位愛卿也看到了,並非大宋與世無爭,蠻夷就不來侵犯。繼續如此,國破家亡就在眼前。變法之事,我意已決!”
宋神宗話音落下,頓時掀起軒然大波。
且不說北宋朝廷如何爭議,那高懸的水鏡之中,一副虛幻的地圖正緩緩浮現,它看上去無遠弗屆,龐大到不可思議。那是蒙古帝國經歷數代發展到巔峰的疆域。
沒有一個人能不為之震撼莫名!
就像一位風姿綽約的絕世美人,出現在平行時空無數帝王眼前,令他們怦然心動。
地圖浮現的同時,熟悉的女聲緩緩開口:
【一直以來,成吉思汗在華夏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傳奇,或許大部分英雄都是由時勢造就,他卻是造就時勢的英雄。】
【他出身於草原上一個平平無奇的部族,幼年生父離世,部眾四散,少年時又被敵對部族俘虜,僥倖才逃出生天……崎嶇坎坷的經歷造就了他,令他從邊緣部族的鐵木真變成草原部族共尊的成吉思汗”。】
伴隨她的講述,還有一幕幕畫面浮現。僅僅是成吉思汗的成長經歷,就遠比許多傳奇小說更加傳奇,哪怕是某些一向看不起草原蠻夷的人,此時此刻都不由凜然。
————這位成吉思汗,絕不是池中之物!
漢武帝劉徹若有所思,在已知的印象之中,找了一個最適合的人物來做類比:難道這又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