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副將秦朗(第1/2 頁)
曹睿又道:“統兵大將的人選既已確定,眾卿以為該出動多少兵馬才能轉危為安?”
“陛下,據探子回報,關中除了楊清、魏延的五六萬雍涼兵馬外,漢中的賊軍也在諸葛亮、趙雲等人的率領下趕往關中,各路賊軍加起來總有十一二萬。
而我關中眾軍雖然連遭敗績,但仍有人馬不下十萬,兵力與蜀賊相若,是以援軍的兵力無需太多,臣引三萬步騎前去足以解長安之圍,並救出子午谷內的中路軍。
只要大司馬率軍殺出,與其他兵馬會合,諸軍合力就足以擊敗蜀軍、收復失地。”話音剛落,曹洪這位新上任的援軍主將自是當仁不讓地第一個站出來應答。
曹睿本來的心理預期是在五萬,見曹洪只需步騎三萬,自是歡喜無比,三萬兵馬雖然不是個小數,但憑魏國今年的錢糧儲備,還是完全承受得起的。
話雖如此,他還是不放心地問及他人:“眾卿家以為如何?”
曹洪這般自信,其他人自是不會隨便掃他的面子,再則三萬兵馬不多不少,確也合適。反正三萬大軍若是不夠,後續再增加兵馬應該也來得及。
華歆、陳群等人遂齊聲回道:“臣等也以為三萬步騎恰好合適。”
“好,那就發兵三萬。”曹真繼續看向曹洪問道:“驃騎將軍,兵馬又該從何處調撥?”
曹魏常備兵馬不下五十萬,其中直屬於洛陽朝廷的中軍、外軍大概佔據一半,剩下兵馬則歸屬於屯田兵和州郡兵序列。
而中軍、外軍的佔比也大致是一半對一半,之前曹真帶去西線的十萬兵馬幾有半數屬於中軍,因此眼下留守洛陽的中軍只剩七八萬人,這些人馬曹睿是無論如何不會出動的。
曹洪也明白這一點,於是拱手答道:“陛下,淮南及淮北郡縣屯田口不下十餘萬官兵,臣以為此次救援關中的主力當從屯田兵中徵調。
是以臣建議發屯田兵兩萬,另從並、冀二州緊急調撥騎兵一萬,攏共合軍三萬步騎,由臣領著增援關中。”
“嗯,這般處置甚是妥當。不知其他卿家怎麼看?”
陳群道:“驃騎將軍這番處置乃老成謀國之言,臣附議。”
“臣也附議。”華歆亦不甘落後地說道。
見皇帝和三公重臣都一致表態了,其他大臣還能有什麼異議,紛紛開口附和。
蔣濟出班言道:“陛下,驃騎將軍統領大軍自是要總攬全域性,不可能事事親為,軍中事務繁忙,臣以為還可擇一人充任副將,以襄助驃騎將軍。”
“嗯,不錯,卿提醒的極是。”曹睿點了點頭,隨即問道:“不知卿是否有合適的副將人選。”
“臣以為驍騎將軍秦朗堪當此任。”蔣濟回道。
曹睿聞言沉吟片刻,旋對站在班位中間的秦朗本人問道:“元明是何意思?”
“陛下若有差遣,臣萬死不辭。”
這秦朗本是呂布部將秦宜祿和杜氏所生的兒子,呂布敗亡後,喜好美色的曹操便將杜氏據為己有,秦朗也因此成為曹操的繼子,跟隨母親住在曹府。
雖非親生,但曹操對秦朗這個繼子卻是十分喜愛,曾對賓客說:“世上有像我這樣疼愛繼子的人嗎?”
曹操有著愛屋及烏的美德,可他兒子曹丕對秦朗這個便宜兄弟不是很喜歡,篡位之後也沒有授予秦朗任何官職,於是秦朗長大後只得四處遊歷、增長見識。
幸好秦朗比曹睿這個便宜侄子大不了幾歲,住在曹府時二人多在一起玩耍,關係密切。曹睿即位後,便將秦朗召回洛陽,封他為驍騎將軍,並加給事中,命他常伴身邊。
儘管是倖進之臣,但秦朗並非是不學無術的膏粱子弟,相反他不僅處事低調,而且還精通兵法、頗有韜略。
蔣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