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3 頁)
朕示意她稍安勿躁。&ldo;先坐下罷。&rdo;朕早知道她會有這種反應;要不是上次後宮之事朕已經令阿姊不虞,這會兒也用不著上趕著請她進宮、再親自告訴她康王的事。
阿姊乍一聽康王被擒,差點跳將起來。等再聽到他已死,那口氣才鬆了松。&ldo;去年之事?半年了,外頭竟然一點訊息都沒有?&rdo;
朕擺了擺手。&ldo;都過去多久了?現在再翻出來,不過是給有心之人做文章。&rdo;
阿姊又想了想,冷靜下來。&ldo;陛下說的極是,保不準有遺老遺少打著康王的名號死灰復燃。如今他確已死,外人又不知曉,咱們便多了一道底牌。&rdo;
朕也這麼想。太早亮出自己的全部實力不是明智之舉,朕從小便知道。
&ldo;所以陛下提了謝相……&rdo;阿姊又道,開始變得若有所思,&ldo;照陛下的說法,康王正是因為想尋求他的支援才露了馬腳?&rdo;
朕又點了點頭。
阿姊望著朕,眉頭一點一點蹙起來。&ldo;那陛下又如何確認謝相併無反意?即便不提南吳謝氏均是有名的忠君之士,他全家自飲鴆酒,多多少少與咱們有關。他便不恨麼?&rdo;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朕當然聽過這句話,朕也疑心過很長時間。這時候,朕大可以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這能說服朕,卻不見得能說服所有人。&ldo;這話怕是隻有父皇才能答了。&rdo;
&ldo;倒也是……&rdo;阿姊不自覺地咬著嘴唇,&ldo;我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何父皇當時留下他。即便他再如何能幹,也總歸是個禍患……&rdo;
朕忽而不想聽她說下去了。&ldo;阿姊未免多慮,這天下終究還是朕的。&rdo;
阿姊一怔,反應過來後歉然一笑。&ldo;確實是阿姊想太多了。既然陛下有此安排,那定然已有後招。阿姊等著看便是。&rdo;
她說得自然,朕卻一愣。
後招?
阿姊是懂朕的。朕做事向來三思而後行,必勝的招數壓在最後是常事。然而,說在此事中有後招……
連什麼是必勝都不知道,又如何安排後招?
常年都把大小諸事掌控於手,朕卻頭一回感到了茫然。
這日下午還安排了幾位調任官員的謁見。說是謁見,其實就是朕稍稍說幾句讓他們在新崗位上努力工作的激勵之言。前面的都很平常,朕神思不屬也應付過去了;等到最後一個,卻有些古怪‐‐
&ldo;臣周不比,見過陛下。&rdo;
頭顱貼地,一個標準的大禮。朕本想叫他起身,卻突然懵了懵。如果朕沒記錯的話,排在最後的明明是個叫周奉誠的呀?這個周不比是哪兒來的?
朕忍不住拿起了一邊的敕書。謝鏡愚的字一貫跌宕遒麗,清清楚楚寫了周奉誠,調中書舍人。
早前,中書令空置,朕常用中書侍郎擬詔。謝鏡愚任中書令後,原中書侍郎告老還鄉,侍郎之位便一直空置到現在。如今謝鏡愚也調走了,中書舍人之中卻沒一個夠資格提拔,朕便想著至少再添個中書舍人。但這個……
&ldo;你叫周不比?&rdo;朕稍稍加強了下語氣。
&ldo;回陛下,臣確實是周不比。&rdo;地上的人腦袋埋得更深了些,&ldo;臣不喜臣名,然而畢竟父母所賜、不能更改,臣大膽請陛下以字呼臣。&rdo;
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