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第1/3 頁)
前面兩條雍蒙都應得很快。聽到最後一條, 他忍不住搖頭嘆息:&ldo;吏部真是很能得罪人,臣現在知道為何諸位同僚公推臣來做了。&rdo;
可不是這樣?要給親王的任職實績評分,一般人想想就受不住了。估計宋遠道這個尚書都不願意接燙手山芋,巴不得轉給雍蒙呢!
朕不由一哂。&ldo;要朕說, 這可是大夥兒對你的信任,四哥。&rdo;
&ldo;陛下說得極是。&rdo;雍蒙從善如流地一拱手, &ldo;臣定然會將陛下的意思一一落到實處。&rdo;
朕瞧了瞧他面上神情,又補充:&ldo;況且,二哥他們也許不服其他人,對四哥卻是一定服的。&rdo;
雍蒙顯出了疑惑的神情。&ldo;陛下此言何解?&rdo;
朕便把雍至在湯泉宮對朕說的話大致總結了一番。末了,朕笑道:&ldo;既然二哥說四哥打小就與眾不同,朕便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事務肯定都難不住四哥。&rdo;
&ldo;二哥實在過譽。&rdo;雍蒙趕忙客氣推辭,&ldo;至於難不住什麼的……有陛下在上,必然會為臣指點迷津。&rdo;
真是會說話,朕忍不住想。朕故意提起雍至的話,就是想看雍蒙的反應。但和之前一樣,雍蒙依舊完美得不漏一絲破綻。若不是朕在朕的宗廟中見到了雍蒙的神主,指不定還要如何忌憚他。
可即便如此,五六十年後的事情也不能完全代表現在。
&ldo;這可說不好。像那本《后稷農書》,朕就渾然不知。&rdo;
這個話題已經榮登興京城中的熱門頭條,人人都要提一嘴。雖然旁人聽這話可能會聯想到別的含義,但朕覺得,既然雍蒙能公開獻書,那就一定已經準備好了應對各種狀況。最容易的辦法莫過於不動聲色地打太極,把這件事往輕裡說……
雍蒙果然停頓一瞬。但再開口時,他並沒採取如朕所想的方式。&ldo;陛下想聽臣說實話麼?&rdo;
&ldo;四哥如此說,是個人都想聽實話了。&rdo;朕又笑,心裡卻不是很肯定‐‐今日什麼情況?難道雍蒙就等著個單獨面見朕的機會坦白?畢竟,若雍蒙沒這個打算,他完全可以把《后稷農書》繼續藏在手裡?
事實證明,朕猜對了。因為雍蒙張口便是:&ldo;《后稷農書》,臣本是預備獻給父皇的。&rdo;
這……
就算朕想裝風輕雲淡,兩人也都知道不可能‐‐
朕即位至今,滿打滿算也就五年;雍蒙近十年前開始蒐集《后稷農書》,從時間上反推,確實是自父皇還在位時就著手了。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部分;最關鍵的部分是,時間點。不管是八年前還是九年前,那時的太子都還是太子哥哥,而且還是一個正纏綿病榻的太子哥哥。
如此敏感的節點,就算大臣們能想到雍蒙此舉很可能有意皇位,也絕口不提;可雍蒙不僅提了,還點明他就是打算獻給父皇……
&ldo;四哥。&rdo;朕開口,帶著點不明顯的警告。他一個說不好,朕就不得不處理他;而若是他不說,那明面上朕還能裝不知道‐‐說實話,就算朕還沒完全信任他,也沒到想治他個謀反之罪的地步。
雍蒙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朕這時候的稱呼是給他的梯子。&ldo;但當然,這事沒成。&rdo;他繼續道,似乎完全不擔心自己,&ldo;其中固然有未收集完成的緣故;可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