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徵地矛盾,商稅(第2/2 頁)
“這些刁民太過分了,開港是為了興盛國家,既然給了補償,就應該明事理,到處鬧事就不對了。
島津卿,一橋卿,你們忙著長州的事情,就不要管開港的事情了,免得被人矇蔽。”
柳生趁機說道:“陛下,雖然我從西方諸國啦來了援助和貸款,但是想要實現國家工業化,這點錢不過是九牛一毛。
如今不管是幕府還是朝廷都沒有錢,所以我打算開闢財源。”
孝明天皇連忙問道:“愛卿打算怎麼做?”
柳生立刻說道:“就朝廷的情況來看,在工廠開辦起來之前,開源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收稅。”
一橋慶喜臉色一變,立馬反駁道:“柳生大人怎麼枉顧民生巧取豪奪,那些農民已經承擔重稅了,再收稅是激起民變。”
柳生板著臉解釋道:“我說的收稅是商業稅,在京都和新開的港口城市兩處收取商業稅為朝廷收入。”
島津久光立馬反對道:“向商人收稅,那不就是加強他們的重要性嗎?這怎麼可以?”
柳生一臉無所謂道:“在西方諸國,商人們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樣低賤,商人和農民一樣都是平等的,日本的崛起離不開每一個國民的努力。
況且商人們賺取了大量的錢財,遠比農民要富裕,就連不少諸侯和武士都在向商人借貸。
現在國家繼續錢財來振興國家,那賺取了大量錢財的商人怎能對國家大事置之不理?要知道,沒有國家保衛他們,他們的錢財會被強盜,劫匪搶走。所以我覺得朝廷應該向商人收取商稅。”
一橋慶喜仍舊不滿的罵道:“向那些低賤的商人要錢,這是臉都不要了。”
柳生毫不客氣的反擊道:“西方諸國都有商稅,我們不想落後,就應該學習對方的制度,收取商稅才是正確的道路。”
孝明天皇看到柳生堅持收取商稅,便說道:“既然那些強國都收取商稅,那日本也應該學習,柳生愛卿,這件事就交給你處理。”
朝會一結束,朝廷便下發了徵收商稅的聖旨,不過商稅制度具體內容還沒有確定,這份聖旨只是為柳生的稅收制度改革做背書。
這徵收商稅一事在京都和大阪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對此最為不滿的就是兩地的商人。
自德川幕府建立以來,幕府對於商稅並不重視,自幕府之初設立稅收的額度後,兩百多年來都未曾有改變,因此商業很快就發展了起來。
現在朝廷要收稅,對於商人們來說,有些難以接受。
比如大阪的鴻池屋。
鴻池屋做著類似金融業的事情,他主要是借貸給天下諸侯,靠著這一項業務,鴻池屋便成為了大阪最大的豪商。
另外,除了大阪的鴻池屋等商家,還有京都大和屋等商家,要是他們聯合,就能影響兩地的市場環境,一旦他們停擺,民變就在眼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