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來得快,來得好(第3/4 頁)
“那為什麼,你的功法從一開始的內功訣竅,就像是為了給淬鍊脊椎打基礎呢?”
張伯很奇怪,說道,“就算你有師長在這條路走透過,他既然未能透徹脊椎功法之奧妙,給你詳盡指引,又怎麼可能創出一個,從最開始就是為淬鍊脊椎做準備的內功?”
蘇寒山還真沒有意識到,反問了一句:“我的內功涉及周身上下諸多經脈,尤其側重掌法,怎麼能說,從初始就只是為淬鍊脊椎做準備?”
張伯想了想,在地上畫出五幅內功路線圖,其中一幅雖然不全,但大體已經能看出是純陽功的行氣路線。
“這另外四套內功,也都是修煉掌法的高手,有兩套還沒觸控到宗師門檻,是兩百年前的老舊功法,有兩套是已經想要探索宗師之道,雖未成功,卻有朝五臟六腑研創的跡象,你對比看看。”
蘇寒山看了一會兒,面露恍然。
對比下來看,純陽功雖然在向外發力的時候,側重雙掌,但向內滋養的效果,確實更集中於脊椎部分。
早在達到淬鍊天梯的標準以前,純陽功就已經在專心一意,潛移默化的滋養脊椎了。
蘇寒山從沒有發現過這一點。
他去大明世界的時候,時間又短,雙腿又還在癱瘓狀態。
至於在主世界時,他跟其他人交手,氣力執行於周身,雙方交手對震,也從未發現自己脊椎部分跟其他人相比有任何優勢。
那顯然是因為,主世界別家所有功法,也都是在氣海境一開始,就已經專於為淬鍊天梯打基礎。
蘇寒山喃喃道:“看來是先賢們創功時,就已立意於此,用心良苦……”
“用心雖然良苦,對你卻未必是好事,反而可能害了你。”
張叔微語出驚人,“別說你只有一個長輩透過這種方法淬鍊成功,就算你有一百個長輩成功過,也不代表這方法全然適合你。”
“從一開始,即為修煉功法定下人不自知的基調,對尋常人來說是大好事,省心省力,提高了他們可能達到的成就上限,但是對你這樣的人來說,卻反而挖掘不出你真正的潛力。”
蘇寒山有些不解:“怎麼講?”
“很多人學一件東西,能知其然,已經不容易了,也不必苛求去知其所以然。但你才十七歲呀,你就算從孃胎裡開始練功,十七歲有這樣的成就,也大可以去知其所以然。”
張叔微直言指出,“人是一個整體,脊椎和全身任何一處都是有聯絡的。”
“你從前練功時,完全沒有領略過周身上下各部位的潛力靈性,不知其所以然,就猶如元帥不知兵丁,又怎麼才能在淬鍊脊椎、全身體魄拔高之後,善用全身的潛能呢?”
“不經過仔細領略,又怎麼能在登上元帥之位前,就已經得到三軍上下的支援呢?”
他這比喻簡單易懂,蘇寒山立刻明白過來。
一般人追求天梯境界,就像在官場裡廝混,一半靠實力,一半靠運氣,這樣的人在登上將帥之位前,當然實力不足,即使碰巧登上去了,能號令三軍了,實際也只是把兵將當石頭用,沒有發揮出真正的作戰潛力。
而蘇寒山,卻有機會去追求那種三軍一心,穩如泰山,水滿而溢一般升入天梯的境界。
那樣的地位之穩固,豈是前者所能比擬?那樣的戰力之雄渾,豈是前者所能相抗?
蘇寒山心中升起一種熱烈的願景,問道:“這麼說,我該去兼修這天下間的更多功法?”
“那也太麻煩了,你只要見其長處,尋章摘句,略讀略練即可。”
張叔微經過剛才的暢談,也沉浸在一種做學問的情緒之中,談性極濃,興致高昂。
但他自己已然年老,比起他自己來說,蘇寒山倒是更可能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