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坑大戶(第2/2 頁)
電問詢,卻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是,這部戲是我們投資並主演的。電影正在前期籌備,現在正在招募合作方,預計明年開機。”
最先動手的當然是近水樓臺的華藝。
公司如今發展態勢良好,穩坐國內頭把交椅,如果能投資一部好萊塢電影,公司肯定能再上一層樓,上市都不是不可能。
哥倫比亞前腳剛被華藝坑跑路,王氏兄弟暫時還找不到出海的渠道,所以他們迫切地需要登上張元君這條船。
奇怪的是,張元君這次還真好約,打電話說約下午茶,果然答應了。
張元君需要為《活埋》拉投資,得把自己的錢抽出來做其他事。
所以,他對王忠磊報的是500萬美元,固定收益率跟中影一樣62。
“投資好萊塢電影,我會配合你們講這個故事,相信你們有的是辦法把這筆錢賺回來。”
王忠磊笑笑不說話,算是預設張元君的說法。
“但是我有個條件,”王忠磊基本答應了張元君的方案,“除中影和華藝之外,《活埋》就不要再接受別家的投資了。”
“這個你放心,盤子本來就不大,分兩家都已經很勉強了。”張元君道,“但是我留了一份給宣發,這沒辦法,必須這麼做。”
“當然,我懂。”王忠磊笑道,離開了。
《活埋》的拍攝成本大概在0萬美元左右,宣發已經籤給了頂峰娛樂——獨立製片公司,發行過《兩杆大煙槍》和《史密斯行動》。
也就是說,張元君基本一分錢不用出,手裡還能落不少錢。
但是,中影和華藝的簽約訊息不會這麼快得到確認,兩家公司都選擇讓輿論再發酵一會兒。
張元君事先承諾過會配合兩家公司講故事。
這幾天也很積極地爭取曝光——其實不用刻意爭取,他現在就是新聞追蹤焦點。
“跟幾個美國朋友一起玩的電影,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為了故事圓滿,張元君不會說《活埋》是一部超低成本電影。
“已經在籌備了,講的是亞裔在美國的故事。”這是句廢話,“其他的我們導演不讓我說。”
“如果投資拉得順利的話,明年會開機。”張元君還在裝窮,“其實之前不讓說也是因為簽了保密協議。”
“你這麼年輕就進軍國際影壇,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嗎?”記者問。
“還沒拍呢,還不算進軍國際影壇。特別的感受就是我要去美國拍戲,那邊伙食我吃不慣。”張元君抖了個機靈結束採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