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5 頁)
一人摘下了幾樣首飾當做見面禮。
見過人以後,點心也被端了上來。
袁璐的點心也是精心準備的,有用梅花入味的、且做成梅花樣子的梅花糕,有外頭裹了面炸過的、裡頭是軟糯芋頭的芋頭糕,還有哥兒姐兒都十分喜歡的奶糕。
梅花糕上綴了花瓣,勝在其形。芋頭糕工藝複雜,勝在其味。奶糕就是匠心獨運,勝在創意了。都是袁璐花了心思命人做的。
幾位夫人嘗過以後都是讚不絕口,將她誇了又誇,還玩笑說就算只為了這麼碟點心她們日後也是要常來成國公府叨擾的。
婦人們聚在一起也就是說說衣服首飾,談談各家八卦,喝喝茶吃吃點心,本也沒有許多事。前頭八卦她們都已聽到了,自然也有想往外說的。其中左僉都御史夫人就像說笑話似的,說了那麼一件事:
“忠勇伯的大姑娘想嫁給榮國公府最小的公子,還派媒人上門說合,被他們家老太太舉著柺杖攆了出來。”
這女方託人去男方家裡說媒已經夠驚世駭族了,卻是個被人攆出來的下場,就更可樂了。
左僉都御史夫人又笑道,“聽說那姑娘出來拜佛的時候遇上了那家公子陪著祖母去進香,因緣巧合之下見了一面,竟從此難忘。可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忠勇伯家裡這二姑娘心高氣傲的很,一直沒看的上眼的婆家,過了年就是十八歲的老姑娘了。可那榮國公府的小公子可才十五歲。”
這個八卦可謂是精彩非常,不過也只有御史家的夫人什麼都敢說。
在場一群人都是想笑卻忍著,這忠勇伯是當今皇后的親哥哥,那大姑娘可是皇后的親侄女。皇后的孃家不顯,父母兄弟的官都不大,也就是運氣好,當今起事的時候跟著幹了一票,撈了一個爵位。
而這榮國公府,雖然是開朝的國公之一。卻是已經不知道排到了哪裡的人家。而且現在的榮國公沒有實權,他死去的老爹以前更是太孫黨,還跟當今打了好幾場硬仗。也就是有了個眼神好、會站隊的好兒子,在後頭給擦屁股,一家人才沒在當今登基的時候給一鍋端了,還得了個國公的封號。
坊間傳聞,榮國公他爹可不是得病死的,而是被當今賜下的一杯鴆酒給毒死的。也因為這樣,榮國公府的老太太雖也有誥命在身,這麼多年卻從未進過宮。
一通八卦說完,日頭西移動,幾位夫人也紛紛告辭。
袁璐便親自送她們出去,又是說說笑笑了一路,賓主盡歡。
送走她們以後,袁璐才跟著放鬆下來,揉了揉臉上笑的有些僵硬的麵皮,便讓高斕和汐姐兒都回去休息了。她自己仍回了花廳,將今日的所見所聞回想了一遍。
刑部左侍郎夫人和左僉都御史夫人一看便知是多年的閨中密友,兩人話裡話外都透著一股默契。且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夫君和成國公是好友,這兩位夫人對自己也是頗為親熱的。
鎮國將軍夫人王氏就更不用說,那是最給面子的,每次自己把話遞出去,她會主動接下話頭。
只有一直說話不多的齊國公府世子夫人,倒不像齊國公夫人那般平易近人,神色雖然溫和帶笑,卻是透著一股疏離。
再想自己今日所說的話,應該是沒有錯處的。她們回去肯定是要說道的,你一言我一句的這事兒也就傳開了,反正遲早也瞞不住,倒不如自己掌握了先機,讓京裡的人都知道,那是皇后故意踩成國公府的臉,而並不是成國公府真的哪裡做錯了。
同樣瞞不住的也有高斕被退親的事,當年兩家定親,老國公還在軍中,那同僚裡知道這事兒的人就不少。如今只飯後閒談似的說出來,也不爭論誰對誰錯,只以高傲的姿態讓人都看看灰溜溜被趕出去的人是誰……
花媽媽看她想事情想得入神,就出聲提醒道,“時辰不早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