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收降黃忠(第3/4 頁)
本部三千精兵趕來,此次山越族領兵之將我本指定的是舊城部的費棧,他歷經戰陣,每遇惡戰必奮力爭先,當是一員勇將,現在卻不知何故換成了慕沙引兵來援。
不及細想,我忙整衣迎出城外,遠遠的只見塵頭起處,當先一員女將,在馬上英姿勃發,飛馳趕來,正是慕沙,只見她頭戴鳳冠,身披堅甲,騎著一匹渾身雪白的戰馬,轉眼已近我身前。
自在廬陵訂下婚事後,我除了在過年時與慕沙見過外,已近二月不曾相見。
若說心中不想,那是慌話。
若說心中每時每刻都在掛念,那也是慌話。
在慕沙飛身撲進我懷裡的這一刻,在她用貝齒在我頸間狠狠的咬出一道道血印時,我知道,不管我內心深愛的人是誰,慕沙已用她自已的方式鉻下了深深的印跡。
情網無邊天涯,不關天上的風與月。
這愛與不愛,其實哪裡能理得清、道得明。
我逃不脫。
掙不開,這情字的枷鎖。
或許我已沉迷其中,根本就不想掙脫。
等我醒悟過來周圍有數千將士在等著看好戲時,已為時晚矣,我抬眼看到的,除了劉曄好整以暇的神情外,沒有別的。
在慕沙援兵到達攸縣的第二日,我接到了長沙太守張羨的再一次告急文書,文聘聞知攸縣失守後,向坐鎮江陵的蒯良求援,結果蒯良從江陵調集二萬水軍沿洞庭湖南下,進逼長沙,得到增援後的文聘孤注一擲,以近五萬精銳的兵力猛攻長沙,希望搶在我軍到達之前,攻克長沙,以求一戰決勝,瓦解守軍鬥志,以平定荊南之企圖。
情況危急,長沙素為荊南之重鎮,民殷府豐,人口眾多,若張羨不支長沙失守,則文聘軍可以長沙為基,調運糧草,徵召兵力,再南攻桂陽、零陵,並切斷各郡往來之通道,如此一來荊南之局已為劉表所控,此實非我所願也。
只有在荊南相峙不下的情況下,我軍才會有機可乘,張羨的告急我不能不理。
但若就這樣往長沙城救援,難免會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兵員與財力的戰事中,那樣即便勝了文聘,也將自傷八百,這種結果是張羨所期望的,卻不是我所尋求的目標。
況且,我軍若長期留駐荊南,豫章守備空虛,若是孫策、袁術哪一家騰出手來,攻擊我豫章後院,則我救無可救,將悔之不及。
因此,荊南一戰,須以速戰取勝,非奇謀不能破強敵也。
從江陵到長沙這一線,蒯良蒯越沿路佈下重兵,長沙城下又有文聘這等驍勇之將,若是按常理往長沙與張羨會合,則戰事持久,速勝實如水中望月,可夢不可求也。
蒯異度雖為文人,但用兵卻穩妥得很,佈防滴水不漏,我要破敵實非易事。
看來只有調動劉表軍的兵力,才能讓其露出破綻來。
我盯著手繪的山川地圖,惴度再三,終於下定了決心。
小雪初晴了,乍暖還寒時,荊南的天氣如同這遲開的落梅一樣,陰晴不定。
建安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我令劉曄領五百兵士打我旗幟,假作援兵,大張其鼓向長沙進發,以惑文聘。
三月初一,我引主力與甘寧、黃忠、慕沙、李通諸將渡湘水西進,過湘潭,然後穿過巍巍群山,直取百里之外的武陵。
武陵,位於長沙以西,沅水之畔,境內山嶺崎嶇,道路十分難走,山嶺之地又多有蠻族聚居,兇悍異常,常常滋擾郡城,全郡人口稀少,戶不足萬,也正如此,劉表駐防武陵的兵力不多,只有約一千來人,我大軍如能順利趕至城下,武陵可下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