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2/2 頁)
寫得讓人覺得像真的,引人入勝。如果書中不斷出現用字母代替的國名,等於在不時提醒人們:你別看了,這是假的!
我手頭有一本美國當代最優秀的軍事小說家湯姆&iddot;克萊西創作的《追蹤&ldo;紅十月&rdo;號》,講的是美國海軍核潛艇和蘇聯海軍核潛艇在海底追殺的故事。小說出版後,在美國引起轟動,連續7個月被列在《紐約時報》最暢銷書的名單中。它不只是吸引了一般讀者,還吸引了許多美國政府官員和國防部的高階將領,就連很少看小說的美國總統里根,也興致勃勃地讀完了這部40多萬字的小說,稱它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說,並請作者到白宮共進午餐,還告訴作者他如何被小說吸引,拿起來就放不下。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除了小說情節設定吸引人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與小說所寫的對手是蘇聯有很大關係。試想,如果對手不是蘇聯,而是蘇利南或者索馬利亞,那會是什麼效果?豈不如同大象踩螞蟻一般沒意思?所以,即使是假設敵,也要找個強有力的對手才能顯示自己的不凡。《追蹤&ldo;紅十月&rdo;號》出版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來還拍了電影,那時蘇聯尚未解體,一部幾乎風靡全世界的小說和電影,蘇聯人不會不知道吧?可誰也沒聽說蘇聯人因此向美國人提抗議。人家知道,那不過是一部藝術作品而已,不必大動肝火。相比較之下,我們中國人的神經就要脆弱得多了,如果有人說我們幾句風涼話,就要感冒打噴嚏。這回我給英雄的中國特工安排了一個強對手‐‐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但願不會惹出麻煩。也許人家美國人還沒做出反應,倒是我們自己先神經過敏了。
還有人提出,書中的中國特工有時罵人說粗話,怕有關部門說歪曲和醜化中國特工形象。我不理解,為什麼人家可以拿總統開涮,我們寫個特工有點說粗話的缺點就不行?我認為,藝術形象必須要有個性,不能要求所有的人物一出場都溫文爾雅。我認為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環》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不是憂國憂民的梁三喜,而是怪話粗話連篇的靳開來。為了維護本書人物的個性特徵,我保留了那本來就很少的粗話。希望能得到有關人士的理解和諒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