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導演就得給出品方省錢(第3/4 頁)
華國拍的確更省錢,而這符合投資者的利益,就算群演都可以在其他地方拍攝,這也不是什麼問題。
將來還有其他投資人,先不說版權在羅溫手裡,羅溫只需要憑這張嘴就可以讓投資人無條件支援他。
還好的是,彼得是一個執迷電影的人,他喜歡這個史詩鉅著,他想拍出來,就算是在華國,但是隻要讓自己拍就行了。
他想通這些後,對羅溫點頭說道:“好吧,威力,你的決定是對的,莪沒有理由反駁你,我還是先去解決劇本問題吧。”
羅溫看到彼得的妥協,他很高興,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然後就有無數次,他拍著彼得的肩膀:“你放心,彼得,只要不賠錢,二三部都是你的。”
彼得苦笑,自己算不算是和魔鬼做了交易?
羅溫其實也沒別的想法,他單純就想建一個遊樂園而已,拉著地方一起搞影視遊樂城,電影火了,遊樂城也會火,賣票租金等等。
不見陳大導拍一個電影,建一個影視城嗎?無論電影拍的怎麼樣,賺不賺錢,但是人家影視城賺錢啊。
遊樂城這可是實業,做好了是護身符,地方得到了政績,自己換了金身,養活了經濟,也養活了員工,每年賣票和租金也夠自己瀟灑了。
拿下維塔公司後,羅溫安著其他股東的心,自己並不會過多參與公司的日常工作,公司的管理暫時還是由原來三個人負責。
遇到重要事情的時候,羅溫才會參與公司的決策,投票權和股東權益委託專業的經理人運營。
交代完這些後,羅溫去了洛城,他還要和幾個物流公司談廣告的事,現在是劇組代表在談,但是最終還是要他來拍板。
到了洛城,先是和劇組的三個出品人,研究了具體的份額和工作分配。
《荒島餘生》總投資4300萬美元,電影的分配份額是新線公司百分之三十九,屬於主控方。
其他人溢價份額,明日佔據份額百分之三十六,華納百分之二十五。
湯姆漢克斯片酬1000萬,加上北美票房收益百分之二十三,至於他的收益由三方公司按比例讓出。
電影中主角所在的物流公司,是需要現實裡公司支援的,所以羅溫的經紀人麥斯聯絡了三家快遞公司,一家德國郵政,一家是敦豪物流,一家是聯邦快遞。
其中聯邦快遞(FedEx)是後來美劇裡最常見的快遞公司,就是因為在荒島餘生電影裡,嚐到了廣告的甜頭,所以後來很多電影,它都有廣告投資。
而德國郵政(DPO)主要面向的是全美和歐洲,它的業務網比較發達一些,至少目前的體量是要比其他兩家大一點,後來被聯邦快遞趕超。
敦豪物流(DHL)則主要面向北美和南美兩個大陸,歐洲業務比較稀少,目前排名第二。
聯邦快遞其實一開始是拒絕贊助的,不過在聽說有其他兩家公司參與後,又開出條件,免費提供拍攝場地和員工群演。
敦豪DHL比較實際一些,提供劇組所有出行和物流投遞服務,並且願意資助50萬美元的廣告費用。
最大方的是德國郵政,不但提供物流服務,還有120萬美元贊助費,包括其中三個鏡頭的群演員工出鏡,和位於洛城西郊的倉庫租借。
羅溫沒什麼好說的,當然是把德國郵政提供的贊助條件公開,然後想引起另外兩家的重視,從而進一步擴大戰果。
可結果讓他失算了,聯邦快遞並沒當回事,他們很傲慢的拒絕了羅溫要贊助費的要求,他們認為,有那些錢,還不如直接投給電視臺,還能換來更高的品牌知名度。
DHL則是認為這個廣告並不值這麼多錢,就算電影和《第六感》一樣取得成功,那得到的品牌效應也還是不值5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