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第1/2 頁)
陳堯諮急忙謝恩,手捧著這翡翠玉,退下了。
太宗見此事已了,興致甚是極高,笑道:&ldo;那這契丹之事,當如何說法啊。&rdo;
呂端奏道:&ldo;陛下,既已是與党項修好,應拒之門外,遣送回國。&rdo;
太宗笑了笑,轉過頭來,問道:&ldo;嘉謨,依你之見,這契丹之事,如何處理啊。&rdo;
陳堯諮笑道:&ldo;呂大人處事雖是分明,卻還未完工。這契丹之事,有一字便可解決。&rdo;
太宗奇道:&ldo;何字?&rdo;
&ldo;拖,&rdo;陳堯諮言笑晏晏的道。
太宗頓時哈哈大笑起來,道:&ldo;好你個陳嘉謨,這事做得卻是滴水不漏,堪稱一絕。就依你之言,拖。&rdo;說罷,散朝而去。
陳堯諮心裡為契丹使團默哀了幾秒,這一拖,一曲雲燕無訊息,可是有的盼頭了。想到此,心裡不禁莞爾,心情舒暢的走向宮外。
太宗散朝,擺駕回宮,正走之間,卻是見殿後人影閃動,不由得道:&ldo;何人在此,還不快出來。&rdo;
只見門裡出來兩人,這少年十六七歲,神采奕奕,雙目有神,卻是老成有理。
而另一人卻是一少女,只見其明艷端莊,貌婉心嫻,柔橈輕曼,嫵媚纖弱。一身錦衣綢緞琉璃羅裙,身著潔白清淡衣,外是黃綢小褂,看的細潤如脂,粉光若膩,嬌媚的笑著,跑了過來,施施然行了一禮,笑道:&ldo;父皇,今兒那小童可是什麼人啊,卻是如此的有趣,那契丹使者都被氣得吐血了。&rdo;說著裹衣掩面,輕笑起來。
太宗聽得他此語,似是想起來耶律彥軫的困窘,已是忍不住的笑了起來,但還是裝作板臉道:&ldo;你二人不在宮裡,卻是在這紫宸殿何事?&rdo;
這年輕公子吱吱嗚嗚,道:&ldo;是、是兒臣想散散心,便來及於此。&rdo;
太宗看了看那俏麗的女孩,道:&ldo;可是如此?&rdo;
那女孩也是困窘一般,低聲道:&ldo;乃、乃是兒臣之主意,不管三哥之事。&rdo;
投資總亦是心情大好一般,道:&ldo;今日就且別過,元侃,你不日將回封地,與你母妃多想陪吧。今日這小童,便是蜀地之人,真乃是奇才。朕從未見過如此才華橫溢之人。&rdo;
這女孩倒是蹙著柳眉,不屑的道:&ldo;什麼才華,就是滑頭些罷了。&rdo;
太宗笑道:&ldo;荊陽,這滑頭說起來,誰能比得及你啊。&rdo;說著當先的哈哈大笑著,擺駕遠去了,後面留下那似羞似嗔的荊陽公主。
…………
陳堯諮卻是悠悠然的往宮外走去,在宮門之時,卻是聽聞有人叫著自己的名字,轉眼一看,卻是參知政事呂端呂大人,呂端緊走了幾步,跟走了過來,臉上露出了笑意,走了過來。笑道:&ldo;賢侄今日可是揚我大宋威儀,老夫深感敬佩啊,真不愧柳學士的門生。&rdo;
陳堯諮有些赧然,臉紅紅的道:&ldo;大人過獎了,堯諮只是見不慣那些番外之人,在我朝堂之上揚威,為大宋男兒,當如此而行。&rdo;
呂端捋了捋鬍鬚,笑道:&ldo;聽賢侄此言,老夫甚為欣慰,這也可看出,陛下慧眼如炬。可是老夫仍有一事不明,望賢侄賜教。&rdo;
陳堯諮笑道:&ldo;大人嚴重了,賜教不敢,請大人直言?&rdo;
&ldo;這放湯圓之法,卻是甚為有趣,不知此題可真無解?&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