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第1/2 頁)
陳堯諮鼓了鼓腮沒趣的道:&ldo;難道我要給你說,這日子是我選的?&rdo;
&ldo;這……嘿嘿&rdo;顧承棟挎著的臉露出了笑容,&ldo;這……這殺敵還不是那樣,誰管他天晴下雨的,你說是不?&rdo;
一路之上,氣憤沉寂的如一潭死水,寇準沉著的臉顯示著他肩上的擔子有多重,趙恆一蹙著眉頭,澶淵城越近,每個人心裡的沉重就更多了一分。
&ldo;報陛下,我先峰已達澶州城&ldo;陳堯諮正在與趙恆、寇準商議澶淵的攻勢,一個斥候前來報導。
&ldo;到了&rdo;陳堯諮微微點了點頭,抬頭遠遠的望去,澶州城已經在眼前,他有些期盼,也有些忐忑。寇準揮了揮手,傳令達澶州城,眾人再次加快了行程。
真宗親徵,楊延朗早率領諸將迎了出來。趙恆才坐定,便在南城而住,日夜派人去巡視城門,加大防守,陳堯諮知道,他來的晚了,這裡戰事已起,看楊延朗風塵僕僕,然塵的披風都未曾換洗,顯然這幾日他是幾乎在憑著這十萬久不操練的禁軍死死拖沓著。
澶州城分南北二城,南城在黃河之南,是經大宋都城汴京的之必經之地,而北城在黃河之北,卻分為三門,是汴京出黃河之6路要道。南北兩城,由河橋搭起,分列再黃河兩岸。遼人要拿些汴京城,這澶州城,是他們必須要啃下的骨頭。
十萬禁軍,都在北城駐紮著,陳堯諮待落下南城,便帶著顧承棟往北城探查。印入眼簾的,是橫著到處的傷員,城防的軍士,城裡慌亂的百姓,還有那些自己站到城門上抵禦遼人的百姓。
&ldo;那就是遼人嗎?&rdo;顧承棟望了望就在遠處的點點般的營帳,蹙眉問道。
&ldo;是啊&rdo;陳堯諮嘆道,&ldo;這密密麻麻的一片,號稱二十萬人,也不是虛妄的&rdo;
&ldo;那咱們怎麼辦?&rdo;顧承棟撓了撓腦袋問道。他也不是傻蛋,遼人二十萬,而大宋禁軍不過十萬,這澶州城更分了三個城門,那就是三條戰線,每個城門守衛的,不過是三萬多人,從理論上來說,他們是在以三萬對二十萬的戰爭
&ldo;契丹這幾年都不是什麼好年成,看來是想要在我大宋很很的撈一筆了。&rdo;顧承棟道。
&ldo;他們長途行軍這麼久,就沒有疲憊?&rdo;陳堯諮冷笑,他跑了這麼幾日都感到渾身沒什麼力氣,難道這些契丹人都是鐵打的。
&ldo;這倒是很難說。&rdo;顧承棟搖了搖頭,&ldo;咱們若是去斷了他的糧草,他們豈不陣腳大亂,倒是看四圍的禁軍合夾,這些狗賊,他們不跑都不成&rdo;
&ldo;你說的倒是簡單,&rdo;陳堯諮搖了搖頭,道,&ldo;這遼人打仗隨身攜帶乾糧,又是輕騎兵,來的快,去的快,咱們固守,他們如同蒼蠅一般的圍來,我們要吃大虧&rdo;
&ldo;那、咱們豈不是束手就擒?&rdo;顧承棟疑惑的道。
&ldo;沒那麼簡單&rdo;陳堯諮望著遠處的軍營,冷冷的哼了聲。
回到南城,遼人早派了使節而來,趙恆召見,寇準見這書信,驚訝不已。時陳堯諮走進大帳,見此不禁問道:&ldo;寇相為何如此神色?&rdo;
&ldo;嘉謨,去北城回來了?&rdo;趙恆問道。
&ldo;臣去探查了一番,&rdo;陳堯諮道,&ldo;而今楊將軍熟知軍事,守城之法甚為精煉,遼人無懼&rdo;
&ldo;我大遼二十萬大軍,豈是你等螻蟻可阻攔,&rdo;遼國時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