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一地雞毛的世勳(四)(第2/5 頁)
安府城?’
說罷鮑公子又冷笑道,酃縣毗鄰吉安府永寧縣,單耀武的營頭在這邊集結時,吉安府的官兵就已聞訊警戒。
無論永寧城、永新城亦或廬陵城,哪座城不是嚴防死守?而要從難易程度來說,永寧城坐落於山地,永新城毗鄰禾水,廬陵城更是兩面環水。
何況廬陵縣內不僅水道縱橫且又位於吉安府的腹心之地,單耀武和吳晟侯的營頭攏共就那麼幾千號人且還全是陸戰兵,跑去廬陵縣豈非自討苦吃?
鮑公子總結道,他們早就考慮過以大帥的‘遊兵虛實論’為基礎,由單耀武和吳晟侯的營頭之精銳襲擾吉安府城廬陵,這固然能最大程度地牽制吉安府的官兵主力。
可一旦廬陵城以北的吉水縣、以西的永新縣、以南的泰和縣等官兵悉數馳援廬陵縣,單耀武的營頭怕不是要陷入四面合圍之局?
當鮑公子說罷以後,與他交好的幾位高參皆是或鄙夷或譏笑地看向龐大海。
副帥唐世績、東路大總管秦薇兒、楚軍商會副會長秦三、以及單耀武和吳晟侯等將領們則皆皺眉不語。
的確,東路參謀分部的諸多高參們早就能推演過‘直搗黃龍’襲擾吉安府城廬陵之策的可行性。
這雖然能最大限度的牽制吉安府的官兵去支援北邊的袁州府或南邊的南安府,可單耀武和吳晟侯的營頭就這麼四千七百多號人,且要襲擾廬陵縣也必然要留下部分精銳於永寧縣乃至永新縣境內。
否則,若是吉安府的官兵精銳藏匿於永寧縣或永新縣,他們不僅會斷掉襲擾廬陵縣的我方將士之後路,甚至會威脅酃縣的東路聯軍本部營盤。
因為當時在東路本部營盤只剩數百衛兵、以及青龍左大營駐守在酃縣的不足兩百精銳士兵而已。
龐大海並未理會眾人的各色神情,他自信地伸出獨臂指著地圖說道,他可不是提議單耀武和吳晟侯率兵去襲擾廬陵縣,而是提議讓單耀武率近四千步卒圍困永寧城並做出要大舉入侵永新縣的態勢。
同時,吳晟侯則率七百餘騎兵繞過永寧縣東邊的上坪寨、並避過永新縣的官兵斥候進攻泰和縣!
此話一出,東路參謀分部內舉座皆驚!鮑公子等人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讓吳晟侯率騎兵奔襲泰和縣?
要知道吉安府的中部有兩座重要的大城,一座是吉安府城廬陵,另一座便是廬陵城以南一百餘里的泰和城。
其實在那之前東路參謀分部有人提出過此議,但趙吉晟和鮑公子等大多數高層皆認為此策可行性不高。
因泰和城不僅位於贛江之畔,縣境內同樣水道縱橫,且其西邊倚靠延綿不絕的羅霄山脈之中段的井岡山。
而且,泰和縣乃是連線吉安府南部的萬安縣與龍泉縣(今遂川縣)的水陸樞紐之所在。
據軍情五科鄭罡所報,在五月下旬,當單耀武的兵馬在酃縣集結之時,吉安府方面亦在密鑼緊鼓的調動當中。
如萬安縣與龍泉縣的官兵集結去往泰和縣,泰和縣的官兵則去往府城廬陵,而廬陵縣的部分精銳官兵則沿著禾水去往永新縣。
同時還有廬陵縣以東的吉水縣、東北方向的永豐縣官兵亦去往廬陵縣,又有廬陵縣西北方向的安福縣官兵則南下永新縣。
總之,吉安府各縣的官兵皆頗為有序地進行接力調動,就連吉安府以東的撫州府官兵亦在集結當中。
在這等情況之下,吳晟侯若要率數百騎兵越過永寧縣和永新縣去襲擾吉安府的中部重鎮泰和城,又能有多少勝算?
龐大海傲然笑道,想他追隨獻賊翟將軍南征北戰十餘載,與官兵打過的硬仗何其多也?吉安府的官兵看似進行了合理調動,但在龐大海看來卻是漏洞百出。
從吉安府官兵的調動中可以看出,吉安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