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東線西線與北線(三)(第2/3 頁)
不到兵?
況且會同縣早已被軍情七科龍襄及其手下發動輿論戰所奪,龍襄還因此得到了楚軍大帥唐世勳親書的全軍通報嘉獎令,而會同縣的地方豪門望族亦在龍襄的宣傳之下期盼楚軍來接收會同城。
當洪山海抵達靖州的會同縣城外,數以萬計的鄉紳百姓們夾道歡迎他的到來,誰能想到來接收會同城的居然是他們最為熟悉的原大明靖州參將洪山海?
跟隨洪山海入城的兩百來個靖州老兵中有二十餘個就是會同人,想他們從前年,即崇禎十五年的秋冬之際奉命支援長沙府以來,已是過了一年又大半載!家中父母妻兒可好?
更讓他們心酸的是,當初他們跟隨洪參將離開靖州之時可是近兩千人馬!如今歸鄉者僅一成而已!
不得不說軍情七科科長龍襄委實能說會道且懂得煽情,當洪山海一行抵達會同城的北城門之時,龍襄早已吩咐數百個民壯站在他身旁,他每大聲說一句話,數百民壯便齊聲複述以便讓百姓們皆聽得清楚。
龍襄並未以空泛的言辭讚揚洪山海等二百來人,而是細數洪山海在前年率部出靖州的各場戰事,尤其讓會同百姓動容的是去年冬季的東安城防禦戰,洪山海衣不解帶死守南城牆,靖州老兵未死絕,‘洪’字旗絕不會倒!
,!
這就是洪山海帶出來的靖州兵!無論他們去年在長沙府、衡州府和永州府遭到逃跑的湖廣軍政要員們多麼不公正的對待,甚至拿他們去當炮灰抵擋動輒上萬的獻賊,但他們從未背叛朝廷也未有一人當逃兵!
當龍襄細數了洪山海與二百來靖州老兵血戰沙場的經歷以後,多少百姓對這死得僅剩一成的靖州老兵們肅然起敬?
百姓們山呼海嘯般地歡迎洪山海入城,只在當日就有超過三千青壯請求加入靖州營!而在之後的幾日中有更多的熱血漢子請求入伍。
這無疑出乎了洪山海的預料,同時他也第一次重視起了那個彷如富家翁一般的軍情七科科長龍襄,更是對大帥所說的‘輿論戰’有了極其深刻的體會。
老而彌堅的洪山海已是看出,龍襄當眾講述他在前年和去年經歷的戰事可不僅僅是在讚揚他們,更是挑動了所有百姓對於南邊‘那位’的憤怒情緒。
沒錯,那位在去年逃去貴州省的湖廣巡撫李乾德!正是李乾德調洪山海率部支援長沙府,又是李乾德命洪山海斷後,也正是因為李乾德,洪山海麾下的靖州老兵才會死得只剩兩百來人!
其實洪山海並不是特別怨李乾德,畢竟李乾德對他有知遇之恩,若非李乾德的提攜,他洪山海如何能坐穩靖州參將的位子?
因此洪山海從未對任何人說過李乾德一句壞話,但他也從未制止麾下兒郎口出怨言,畢竟如此多的袍澤客死異鄉,且沒有得到朝廷的任何嘉獎與補助,些許怨言自是正常。
但龍襄的挑唆無疑是把這份對李乾德的怨念給擴散到了會同百姓的心裡,也讓二百靖州老兵心中產生了更為刻骨的怨念不是?
洪山海自然有揣測過,這會否是大帥唐世勳授意龍襄所做?
姑且不論洪山海的揣測是對是錯,但如今李乾德佔據著靖州南部的通道縣和綏寧縣,洪山海則成為了靖州北部會同縣實際上的主將,而橫亙在兩者之間的,便是靖州州城的五百獻賊餘孽和數千地方豪族武裝。
對於靖州州城,洪山海只要招募新兵好生訓練以後,他有十足的把握能拿下州城!可是,他究竟該如何面對李乾德?
難道真如他在白馬鎮對大帥唐世勳所說的那般,他對李乾德自當先禮後兵,如若李乾德不願意屈居大帥之下,那他洪山海便派兵奪取綏寧與通道二縣,將李乾德再趕回貴州省去?
無論洪山海的心思如何,但他在整個六月間並未南下靖州州城,而是在招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