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稅賦是個大問題(第2/3 頁)
餉要他們自己賺。”
白起,關羽呂布等武將都皺起了眉頭,劉備環視四周說道:“軍隊開墾的田地為軍田,免一切田租,打下來的糧食除作為軍糧外,賣出去換來的錢,可做軍餉。
我給你們三年時間,這三年一切費用還由官中提供,三年之後,軍隊的日常開銷,除武器馬匹軍械由國家提供外,其他的全部由軍隊自給自足。”
武將們頓時議論紛紛起來,白起忽然一抬手,眾武將立刻安靜下來,白起看向劉備,“主公,軍隊除了種田之外,還能從事別的營生嗎?”
劉備哈哈大笑起來,“還是阿起聰明,軍隊不同百姓,你們不能做其他買賣和百姓爭利,但是有一項買賣,是隻有軍隊能做,百姓做不了的。”
白起眉頭一展,劉備卻擺了擺手,“這個一會兒再說,我保證你們軍隊能賺得盆滿缽滿。”
說完他看向諸葛亮,“田租就這麼定了,對了,還有一樣,咱們地盤之內,所有農田都為神田,歸神王所有,任何時候任何人不得買賣。”
諸葛亮法正等人都愣住了,諸葛亮苦笑著說:“主公,您這是想學王莽的王田制?”
“對,咱這是神田制。天下紛亂大多出於耕者失其田,”劉備收斂了笑容正色說道:“咱們新漢絕對不能出現土地兼併。”
法正拼命搖頭,“主公,您這根本辦不到。一旦出現荒年,農田顆粒無收,農戶為了活命只能賣田地,您禁止土地買賣,讓他們怎麼活?”
“民有義倉,國有太倉,何懼天災?”劉備笑嘻嘻的說了一句。
法正一愣,“何為義倉,太倉?”
劉備嘆了口氣,看向韋孝寬,“幾百年後,北周有一位高人,他統一了華夏,而且實行了多項改革措施,義倉和太倉,就是他的創舉,這位皇帝,孝寬應該很熟悉。”
韋孝寬一愣,然後臉色大變,“您是說,大冢宰楊堅?”
劉備點了點頭,“他建立了大隋朝,義倉,太倉都是他所創立的。
所謂義倉,就是民間設立的應災儲備糧庫,每年每戶按一定比例納糧到義倉,
義倉由民間自管,遇到災年,可開義倉賑災,幫大家渡過難關,
另外國家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每年向義倉注入糧食,以豐盈義倉儲備。”
他看了看目瞪口呆的諸葛亮等人,“太倉乃是國家儲備糧庫,是天下百姓的命脈,太倉充盈,天下安定。”
諸葛亮琢磨了好久,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如此一來,田地就成了沒有買賣價值的東西,
那些富商豪紳再也搶不走田地,百姓也不會失去安身立命的根本,
主公,您這神田制加上太倉義倉,可比王莽的王田制強太多了。”
“你這不是廢話嗎,”劉備笑罵了一句,“咱有了這麼多前輩的經驗教訓,如果還搞不好,那我成啥了?”
這時候法正忽然搖了搖頭,“主公,還是不成。咱就以長安為例,目前八大家為首的門閥士族擁有的土地何止百萬畝?
您這神田制一旦推行,這些田地就全都一文不值了,他們必定要造反,到時候……”
說到這裡,他看到了劉備臉上的笑容,恍然大悟的哦了一聲,“你這就是要逼長安計程車族門閥造反?”
劉備撓了撓腦袋,“也不是逼他們造反,軍師說得對,長安現在危機四伏,與其等著他們作亂,不如咱們主動出擊,看看他們能折騰出啥動靜來。
這些門閥富貴了這麼久,也該讓他們手中的財富向民間流動流動了。”
他看向諸葛亮,“將軍府儘快擬個章程出來,然後派人丈量各地農田,評估可開墾的荒地,然後按照戶籍分配田地。”
諸葛亮和簡雍一起稱諾,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