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第1/2 頁)
永州距全州二百餘裡。李覺說他是在二百多里外眼看紅軍突過湘江防線的。後來薛嶽率中央軍過河猛追,「湖南方面可說是鬆了一口氣」。
寫到這裡,他本人肯定也鬆了一口氣。
李覺利用了他的十九師留在何鍵身邊,未趕到全州前線這一空當。十九師未上前線,師長李覺卻上了前線這一事實,他始終不願坦白出來。
因為李覺這樣寫,一些政協委員們便都採用了他的說法。當年薛嶽司令部的上校參謀李以劻也說:「李覺的第十九師和陶廣的第六十二師尚在零陵至全州黃沙河途中,未及趕到」,於是李覺任師長的十九師未及趕到就成了李覺本人未及趕到,指揮全州覺山戰鬥的便成了十六師師長章亮基,李覺悄悄地從那場打得天昏地暗的血戰中脫身出來,未參加湘江戰鬥的說法幾成定論。
不是不可以理解。有些實話,特別是對紅軍主力一軍團造成那樣大的傷害,以他一個起義將領的身份要全講出來,也委實太難。
讓李覺露出馬腳的,還是國民黨。
據國民黨《陸軍第十六師於全縣覺山沙子包一帶剿匪各役戰鬥詳報》記載,全州堵截戰的具體部署是:本路(追剿軍第一路)軍,以李代保安司令覺指揮第十六師全部、補充總隊4個團,陳子賢旅(欠1團)及山炮1門,步兵炮2門,除以1團固守寨墟相機出剿外,餘由全縣附近及飛鸞橋、小水洞一帶,沿全興公路西進,向匪攻剿。
11月29日記載:
本師奉李代保安司令命令:除以一團仍固守寨墟相機出擊外,其餘附山炮一門、步兵炮兩門,於29日晨,分由飛鸞橋、小水洞出發,向全興公路攻剿前進。李代保安司令率補充各團及陳旅(欠一團),在本師後跟進策應。
11月30日記載:
師長(章亮基)指揮第四十六旅附山炮一門,步兵炮兩門,沿全興公路向沙子包、覺山一帶攻剿。我李代司令仍率補充團沿公路跟進策應,並令陳子賢旅(欠一團)向灕水公路間地區搜剿前進,掩護我左側安全。……我各部與匪相互衝鋒肉搏,戰鬥至為慘烈。正激戰間,李代司令率補充團趕到,遂派兵一部向匪右側急襲,我空軍同時向匪轟炸。迨至酉刻,我各部官兵雖傷亡甚眾,而戰益奮勇。
12月1日記載:
本日拂曉,我李代司令率補充各團附炮兵,沿公路向朱蘭鋪、白沙鋪攻剿。
……
還有什麼可說的?李覺不僅全過程參加,而且全過程指揮了湘江戰鬥。不是「士氣不高,行動緩慢」,而是士氣頗高,行動頗速。
被國民黨資料披露的這些事實,其實仍然鮮有人知道。這些資料夾在當年若干個戰鬥報告之中,翻出來也像大海撈針。而且語言枯燥又公式化,還多是國民黨方面的軍事術語,描述的更是今人完全陌生的事情。所以出版社把這些國民黨的資料湊在一起也不為賺錢,用很差的紙張印刷、很小的印數出版就完成任務了;不指望個人購買,只拿去做圖書館的收藏。
正因如此,今天在這裡講的,其實仍然是李覺的秘密。
我們在小範圍內揭開這個秘密,不是想讓已經在另一個世界的李覺不得安寧,而是想說明矛盾的兩個方面。從這兩個方面入手,相信李覺對真情的隱瞞可以獲得後人的理解。
單純從軍事上講,李覺率領的湘軍十六師、補充總隊一、二、三、四團等部11個團向紅一軍團5個團進攻,兵力優勢不是很大;其中4個補充團皆是湘軍的地方團隊,裝備、訓練也並非很好。指揮這樣一支部隊,對紅軍主力一軍團的正面攻擊如此兇猛頑強、兩翼穿插如此大膽果斷,造成一軍團這支紅軍頭等主力部隊前所未有的窘境。今天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當年想用燒熱的老薑燙出鬍鬚的學生官,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