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案結訊畢,馮煦命人找來照相師,要給徐錫麟拍一張照片放在供詞之中。照相師拍完後,徐錫麟卻道:&ldo;剛才我沒準備好,臉上沒有笑容,豈可留之後世?再拍一張!&rdo;照相師只好重新給徐錫麟拍了一張照片。
革命黨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殺了封疆大吏,此事震驚了清廷中樞。
軍機處收到兩江總督端方發來的急電後,立即開會商討處置辦法,決定對徐錫麟&ldo;夷滅九族&rdo;。
但肅親王善耆是清廷中較為開明的人,他認為&ldo;夷滅九族非文明之法制,而酷刑尤傷寬仁之德&rdo;,於是趕去軍機處勸言,最終使慶親王奕劻等人改變了主意,電飭兩江總督端方從寬懲辦。
然而端方深恨革命黨人,電令馮煦將徐錫麟&ldo;剖心致祭&rdo;,同時為了迅速平息事態,穩定南方各省的人心軍心,端方命令馮煦立即執行處決。
光緒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凌晨,安慶城暴雨如注。
安慶巡撫衙門東轅門外刑場,徐錫麟慷慨臨刑,死前留言:&ldo;功名富貴,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悔!&rdo;
徐錫麟被劊子手斬首,隨即剖腹取出心臟,用以祭祀恩銘的在天之靈,後被恩銘的親兵炒熟下酒。
徐錫麟死後,馬宗漢備受酷刑五十餘日,始終不肯吐露光復會的任何資訊,最終被殺於安慶府鷺鷥橋監獄。
徐錫麟刺殺恩銘後,清廷高官人人自危,談革命黨色變。為保性命,這些高官有的深居簡出,有的設軍隊以自衛,有的出行時不許當地官員迎送,以免引來革命黨人的注意,更有甚者,竟然派人秘密遠赴日本東京,向革命黨人輸誠,表示&ldo;願出萬金以買其命&rdo;。
孫文在徐錫麟死後寫道:&ldo;其時慕義之士,聞風而起,當仁不讓,獨樹一幟以速義者踵相接也。&rdo;徐錫麟刺殺恩銘所造成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秋風秋雨愁煞人
徐錫麟起義失敗被處死後,其胞弟徐偉怕牽連自己,主動向官府供認了紹興府大通學堂的事,同時供出了秋瑾、陶成章等光復會成員。兩江總督端方電令浙江巡撫張曾揚查抄大通學堂,捕殺秋瑾等人。張曾揚得到命令後,立刻通知紹興知府貴福執行。貴福身為滿人,素來痛恨革命黨,光復會就在眼皮子底下活動,他不僅沒有察覺,甚至還與徐錫麟等人有過來往,是以又驚又怒,急令山陰知縣李鍾嶽查抄大通學堂,捉拿秋瑾等人,並派出三百清兵前去協助。
當時紹興城內以府河為界,河西屬山陰縣管轄,河東屬會稽縣管轄,大通學堂位於城西北一帶,在山陰縣的管轄範圍內。
命令落到了山陰知縣李鍾嶽的頭上,但李鍾嶽卻和貴福不是一路人。
李鍾嶽是漢人,與大通學堂的人多有來往,知道這些人多是才學之士。在大通學堂的眾人之中,他尤其仰慕秋瑾的才華。他常拿秋瑾寫的&ldo;馳驅戎馬中原夢,破碎山河故國羞&rdo;等詩句來教育自己的兒子,帶著責備的口吻感嘆:&ldo;以一女子而能詩,勝汝輩多矣!&rdo;所以當捉拿秋瑾的命令傳下來時,李鍾嶽的第一反應卻是維護秋瑾。他急忙趕到府衙面見貴福,以該校並無越軌行動為由,希望能暗中調查清楚後,再定處置的辦法。
貴福頓時火冒三丈:&ldo;這是撫臺大人的命令,你延不執行,是何居心?&rdo;
李鍾嶽原本還想求情,但貴福憤懣的態度,讓他不敢再多說一個字。
貴福決定親自出馬,由李鍾嶽陪同,親率三百清兵趕往大通學堂,準備捉拿秋瑾等人。
而這一切,身在大通學堂的秋瑾並不知道。
秋瑾原本和徐錫麟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