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疲於奔命(第1/4 頁)
瓦蘭迪亞人擺出了一個防守嚴密的弩手陣型,在這支大多由徵召弩手構成的隊伍裡,少量的瓦蘭迪亞披甲軍士和輕甲步兵在最前方列出盾牆,其中還插進了不少的僱傭長槍兵,長槍交替在盾牌之間,死死的攔住了想要衝擊弩手的騎兵。
而且由於弩手的數量太多,瓦蘭迪亞人的陣型呈扇形,面對蒙兀特的騎兵幾乎可以做到無死角覆蓋射擊,而在扇形兩側則是瓦蘭迪亞人的重灌騎士,他們護衛著陣列的側翼,並且伺機而動。
這樣的陣型防守確實是密不透風,但是拔都想要衝爛這個陣型卻也不是不可能,多行交替的弩兵線列雖然可以保證對前方的箭雨覆蓋不斷,但是在整個扇面上相對分散的弩兵加上多重線列導致的進一步分散讓他們在扇面的某一個面上的單位時間內射出的弩箭是有上限的,而且隊伍中負責承擔抗線的肉盾披甲步兵數量不多,這樣皮薄餡大且遠端火力分佈均與的陣型面對其餘常規的軍團或許會讓對方感到棘手,但是蒙兀特人的軍隊清一色由騎兵或者騎射手構成,而騎兵,尤其是重灌騎兵對於遠端士兵的剋制幾乎是碾壓性的,或許剋制重甲的弩手在騎兵沒有衝到眼前時可以憑藉射程和重弩優秀的破甲性對騎兵造成較為可觀的殺傷,但只要拔都能夠狠下心來拿出全部重騎兵專注於一點或者兩點對對方進行重點性突破,那只有薄薄兩三隊步兵進行防禦的瓦蘭迪亞人終究是無法阻止蒙兀特人殺到自己弩手跟前。
說到底瓦蘭迪亞人如今計程車兵不論是披甲率還是精銳程度都無法和之前相提並論,抗線的披甲軍士以及護衛兩翼的騎士基本上還都是先前包圍馬魯納斯的因加泰爾和奧斯皮爾的部隊,光是看軍隊精銳程度,瓦蘭迪亞人肯定是遠遠比不上蒙兀特人的,而這往往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只是對此,拔都卻有些猶豫。
倒也不是拔都心疼手下的兵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果能夠透過這些士兵的犧牲來換取有價值的戰略目標,拔都絕對眼睛都不眨一下,慈不掌兵,拔都看起來難道是一個很仁慈厚道的人嗎?
這是一個戰損比的問題,表面上來看犧牲部分重騎兵來將對方的兩萬人不斷切割殲滅是一個很好的方案,但是此時卻並不是一條命換一條命的問題,那些瓦蘭迪亞徵召弩手全身上下加一起連帶著這個人甚至都沒有怯薛的一把弓值錢,而且這些弩手的訓練成本低的離譜,但是拔都手底下的蒙兀特士兵卻是個頂個的精銳,拔都砸在這些士兵身上的第納爾根本無從計算,所以就像阿爾扎戈斯說的那樣,二十個瓦蘭迪亞徵召弩手哪怕能換掉一個蒙兀特騎手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之前拔都面對德泰爾的部隊可以無所忌憚的命令手下士兵直面硬剛,因為拔都很清楚,只要幹掉了德泰爾的人,那麼戰場的主動權就完全是握在蒙兀特人手裡了,這個戰略目標值得,所以拔都也就那樣去做了,但現在呢?拿精銳去換一些徵召士兵的命?正面硬剛換掉這些瓦蘭迪亞弩手對如今的戰局又有什麼意義?橫豎不過一些拿著弩的農夫,換掉了眼前這一支,整個瓦蘭迪亞的農民下一刻就又可搖身一變變成這樣子的弩手,然後又跑過來跟自己打,長此以往的消耗下對於蒙兀特人肯定是不利的。
金帳汗國的疆域如今不算小,但是蒙兀特部族的人口卻依舊無法跟這些農耕社會相提並論,更何況拔都還得靠著手底下的這些蒙兀特騎手去威懾臣服於拔都的城市或者貴族,跟瓦蘭迪亞人換血完全是虧到姥姥家的行為。
但如果不正面硬剛,拔都還有其他辦法嗎?
自然是有的,不過這就相對麻煩一些了。
想到這裡,拔都果斷命令手下的騎射手和騎兵們撤退,望著呼啦啦跑開的蒙兀特人,恩裡泰臉色一時間有些變幻莫測。
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手底下這些人的成色,這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