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月1日(二)(第2/4 頁)
聽後先是沉思了一下,顯然理解錯了吳愛民話語的意思,接著半是玩笑半是嚴肅、那種豁達的口氣似乎這樣的話題不是他們這個年齡的人該想的。“為什麼去想那麼遙遠的事兒,那樣活著豈不是太累了。為什麼要活得長壽?是為了享受嗎?當一個人不能自食其力的時候,活著就會成為別人的拖累。人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不是兒子不想盡孝,如今的社會,即使不停的勞作日子還過得緊緊巴巴……”
吳愛民似乎以不認識的異樣的眼光仔細地看著蘇方達,這個從小依靠母親養大的孩子,是不會理解自己失去父親的心情,儘管後來父親臥床不能起來,但是每次出去幹活回來還沒有進屋,就急著喊叫“爸爸”,聽到屋裡傳出氣喘吁吁的回答“哎!”自己的心裡頓時就踏實了,還好,我爹活著呢,活著就好。以後,自己再進入家門那種急切叫聲沒有了,再也聽不到那個的親切的應聲了。
“沒想到老兵爺爺的故事這麼容易使你這個年輕人的心理得到見教。”蘇方達以為吳愛民說這句話時帶有懷疑的眼神質疑他說出的不是心裡話,一半是受到陽光的照射,一半是情緒激動使紅著臉急切地說,“我這人沒有太多的社會閱歷,心裡單純得很,用別人的話說,就是傻,別人說出的話,只要是對的,都會誠心誠意的接受。算上老兵爺爺我受到過三個人的忠告,三個人都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示。特別是老兵爺爺故事告誡我,‘人活著,在德不在壽。’儘管老兵爺爺活到今天也算高壽。”
這天,讓吳愛民明白了一個總使人質疑難以理解的事實,任何一個普通人無不有著跟自己同伴一樣高尚的心,所謂的高尚,其實也是自私,只是這種自私更使人覺得高尚。這是不難讓人理解的,普通人的心裡都裝著世上最偉大的愛,那就是希望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只有國泰民安普降甘露老百姓才有好日子過。不知有多少人對這樣淺顯的道理撇過譏諷的嘲笑,但這就是再樸實不過的事實。
“這天咋這麼熱?”蘇方達說著話,用右手沒系袖口的襯衣袖子擦了一把臉上的汗,“不過心裡痛快,今天遇到老兵爺爺總算開眼了,長見識了,心也敞亮了。聽到老兵爺爺的話,雖說自己在這裡是一個外國人,但再也沒有一點生分感,也許自己哪天離開了這裡,再也不能做到說來就來,但再也不會忘記老兵爺爺。如果咱們只是把老兵爺爺說出的故事當做是他對家鄉那一灣山水的思念,豈不是太辜負老兵爺爺的那顆博愛的心了。當今時代老兵爺爺要想回家鄉去看看豈不是太容易的事兒,說不準老兵爺爺已不止一次回到過他祖上離開的家鄉了呢。”
“沒想到你還有些見識。”吳愛民聽完後,拍了拍蘇方達的肩膀,幾乎帶著敬佩的心理又接著說“沒想到你的頭腦把問題看得那麼高遠。如果……”吳愛民一下想到接下的話會揭人的短處,便改變了話題,順著蘇方達的話接著說下去。
“今天來看老兵爺爺那個年代,當兵是選擇了世上最偉大的最光榮的最有價值的事業,當一切都結束的時候,勝利的旗幟牢牢地把握在人民的手中盡情揮舞的時候,人民從心裡深深地感悟到一切努力,一切付出,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不過真正使人尊敬的是那個時代去當兵的,當兵意味著時刻為自己的信念去付出生命。信念是什麼?一定是勝利嗎?誰都不知道,但為自己的理想而捨棄最有價值的東西也許是人活著最崇高的意義!不管任何時代,有誰不認為為人民正義而戰的犧牲才是最偉大的犧牲!”吳愛民雖然說話的聲音不大,旁邊剛好路過的人也有用心聽上一兩句,轉過頭另有深情的看了看說話的人。由老兵爺爺的話頭,使他想到另一件記憶猶新的事兒,既是對蘇方達說也是跟自己說。“很小的時候,街頭巷尾有的老人叼著菸袋坐在門口的石墩上,旁邊圍著好幾個半大小子,天熱時,人們趕著忙的把手裡的活幹完,到有陰涼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