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5 頁)
打算,可又不能跟她說。朱璉太瞭解這個妹妹了,若是讓她曉得所有事,一定會節外生枝的,為了讓事情更逼真一些,也只能先瞞著她了。至於青黛會不會生氣,倒不用擔心,反正煩心的是殿下。朱鳳英的事有了安排,朱璉的心情也好了許多,如今天色還早,也沒心思回府坐著,便領著芷蘭沿著河邊看起了風景。
天氣轉涼,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遠在同州的小郡王,“殿下也不知怎麼樣了,芷蘭,你說殿下是好人麼?”
朱璉這話,倒把芷蘭問住了,她嘟著嘴,好半天才笑道,“娘子,殿下是不是好人婢子不敢評斷,不過殿下心裡一定想著娘子的。”
“你倒替他說話了,看來他騙女人本事還是那般厲害”朱璉淡淡的笑著,心中回憶著第一次相見的場景。那時他一身錦袍,玉樹臨風,也是用一句話勾了她趁機十幾年的心。
他長得太俊雅了,註定缺不了女人的,朱璉從未想過獨佔這個男人,可她需要佔據最重要的地方。
肆虐的秋風裡,幽幽汴梁,有一份牽掛在紅塵中綻放,心思飄離,不受控制,就是想著他,念著他,回憶著過往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因一次相望而相識,因為相識而相知,相知了,心動了。從心動到眷戀,從好奇到深愛,不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只是她知道,小郡王已是她一生無法割捨的牽掛。
葉未落,地未黃,可是秋風已經開始埋葬著滿城綠色,風中,有心兒在剝離,變得冰涼、悽惶。秋日,總帶著些悲涼,可朱璉喜歡秋天,也許悲涼了下,滄桑了些,可越是悲涼中才能檢驗出真正的感情。真的愛上了,即使咫尺天涯,亦不能相忘。也許時間久了,年華終究老去,那時再也等不得,但是,她的男人一定不會讓她等待太久的。
秋風勁草,暮色夕陽,人在遠方,心不哀傷。
走著走著,主僕二人來到一處幽靜的小院外,此時日落西天,諾大的汴梁城多了幾分寧靜。看著這處小院,朱璉撫著額頭嘆了口氣,怎麼不知不覺的走到這裡來了?不過既然來了,就進去看看吧,再怎麼說,她也是一個可憐人。
小院前有一座優雅的木橋,此橋橫跨汴河之流,橋邊種著了幾棵梅花,只是此時冬日未到,梅花還在追著秋風。優雅的院子,緋色小木門,來到門前,一陣琴聲悠悠落入耳中。琴聲急促,帶著種蒼涼和肅殺。聞琴聲,似乎來到了廣袤的草原,看雄風飄搖,大雁紛紛落下,既是落雁,又豈能飛翔?
“這李師師,好好地彈什麼《落雁沙》,可是恨著什麼人?”
落雁沙,源於西北古道,大漠邊陲,這是漢時絕唱,更是女子悲傷。在這深秋。琴音彌珍。忽而高。忽而低,讓人感華服之美,又回味著角徵宮商。天地隆隆,幾度滄桑,萬邦來和,還看盛世漢唐。只可惜,大宋不是漢唐,也永遠不可能有馬蹄西去。踏平黃沙古道。
小橋流過扉門前,秋風蕭瑟百花殘。
京都歌聲輕如雨,春夏已去心猶寒。
萬事繁華樓上醉,幾分孤獨夕陽間。
大雁沉落多少淚,一簾幽夢入邊關。
大漢輝煌,盛唐悠遠,王昭君早已化為枯骨,楊玉環也夢醉馬嵬坡,女人就是女人,再美的紅顏。也不該是罪過。聽琴聲,可是李師師再自嘆麼?使個眼色。芷蘭輕叩小門,沒多久,門開啟一條縫,萱兒看了兩眼,迷糊道,“你們是?”
“去告訴你李大家,就說朱璉來訪!”
萱兒雖然對京中之事知道不多,可也知道朱家大娘子之名的,她實在沒想到朱娘子會到這裡來。等著萱兒跑回屋裡,沒多久琴聲就停了。
隨著萱兒,朱璉和芷蘭進了院子,院子甚是簡約,透過矮牆,可清楚地看到外邊的汴河。屋裡一張矮桌,桌上燃著一個香爐,師師親手泡著茶,朱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